![警察陆令2](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40808/00/20240808002242267.jpg)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5.90
折扣购买: 警察陆令2
ISBN: 9787572618789
奉义天涯 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情报学系毕业。 20152018年在天津市公安局担任治安民警,20182021年担任刑警并任职探长。曾亲自办理多起黑社会性质组织案、故意杀人案、抢劫案等重案恶案。 阅文集团五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刑侦悬疑小说《警探长》《警察陆令》等。
第四十八章 人生八阶段 1 陆令没有急着走,他还是看了一会儿男孩走的时候的状态和表情。 男孩的样子看起来很不开心,但陆令知道,那并不是生气,而是一种委屈。看到这里,他又看了看父子俩在玩具城时的监控录像。 玩具城的监控比较多,这边孩子多,商场也怕担责任,摄像头就密集一些。只不过由于人多、嘈杂,基本上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 “陆令,”王悦看了看手机,“咱们走吧,看这儿的监控没啥意义,抓紧出去找。” “王哥,你先出去跟他们找吧,我在这里再看一下监控。”陆令说道,“麻烦了。” “那行。”王悦转身就走。 陆令不是他们单位的人,王悦也懒得管,在他看来陆令这是在做无意义的事,现在什么都没有找人要紧,所以他也不和陆令争论。陆令看出了王悦的想法,但他不在意,找人确实要紧,只是他有他的方法。 现在出去找人,五个人找和六个人找区别不是很大,而能够对孩子多一些了解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孩子的成长,很多人只知道一个青春期,实际上并不是如此。 多数家长最大的问题,就是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幼儿时期,只知道以大人的眼光看待问题。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过人生发展的八个阶段。 6岁,已经开始步入第四阶段。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能力不了解,在孩子6岁之前就给其大量填鸭式补课,遏制了孩子“自主”能力的生成,孩子在6岁便可能陷入第一个成长危机。 多数孩子所谓的叛逆期,并不是说到了这个年龄才开始叛逆,只是因为青春期激素的分泌、身体的成长,初步有了叛逆的能力。 陆令看监控里男孩说话的样子,因为男孩说话慢,陆令也能读懂一些唇语,所以基本上知道父子俩在说啥。 很显然,孩子的父亲没有把当时的事当什么大事,就觉得孩子无理取闹。而孩子说的是,他在周末的补习班里获得了好成绩,爸爸答应要给他买玩具。 孩子父亲表示出了不乐意,说孩子不懂事,而且还把孩子骂了一顿,说幼儿园因为病毒原因,暂时封校,他周一请了假,才能出来陪孩子逛商场,已经够意思了。还说家里现在已经很困难了,熊孩子怎么还要玩具? 不仅如此,还有几句本地方言,陆令看得出来,不是好话,包括什么“犊子”啊之类的。 孩子憋屈地流泪,父亲却不管不顾,拉着孩子的手就要走。 男孩在被拉走的一瞬间看了看玩具城方向,接着,便再也不看那边,任由父亲拉着走,已经心灰意冷。 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自我意识比较强,往往想的是跑得远远的! 对6岁的孩子来说,他虽然有目的,但仅仅是一种本能的目的,无法形成有效的计划。 考虑到孩子还没有上学,应该还没有到往同学家里跑的阶段,所以,孩子的奔跑只会有两个方案。一是往疼爱自己的姑啊、姨啊家里跑,另一个是往家的反方向跑,因为本能厌恶。 分析到这里,陆令立刻给报警人打了电话,询问了一下报警人家里的亲戚情况、孩子是否知道家在哪个方向这些事情。 真实/专业/震撼/隐秘/凶险/惊奇 人格心理学硕士毕业当警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精彩:真实的罪案故事!案件原型复杂且震撼! 作者曾是刑警,参办案件原型的案情复杂,手法粗暴,残忍程度,动机离奇无一不轰动当时! ★技术流:少有的心证破案,难以评判善恶的复杂人性! 通篇都是人性!破案细节都藏在人性细节处!案情复杂动机难评结局意难平! ★沉浸式:不仅是悬疑小说,更是沉浸式普法读物 作者身为知乎年度新知答主,在与粉丝的互动中,以200余万次高赞的回答中总结出了一系列普通人十分关注的法律问题,并将大量相关内容植入到了小说当中,在增加了趣味性之余更提高了本书的专业性与普法性,是一部极为难得的沉浸式悬疑小说。 高智商变态罪犯VS心理学硕士刑警!暗潮之下,心理学与人性的激烈交锋!写尽人性的复杂嬗变与善恶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