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之道/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面具之道/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作者: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译者:张祖建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3.80
折扣购买: 面具之道/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ISBN: 9787300094175

作者简介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1908- ),法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哲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结构主义人类学创始人。早年在巴黎大学主修哲学与法律,1934-1937年在巴西圣保罗大学教授社会学,并从事巴西土著之田野研究。1948年返法,1959年出任法兰西学院教授。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他的影响波及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主要著作有《结构人类学》(1-2)、《神话学》(4卷)、《野性的思维》等。

内容简介

如果我们不把每个神话对比同一神话的其他说法,或者对比表面上不 同的其他神话,如果我们不把每一个片断跟同一个或不同的神话里的其余 片断进行对比,尤其是如果不把它跟那些从逻辑框架到细微的具体内容都 显得与之相悖的神话或片断进行对比,那么任何神话或神话系列都仍然难 以理解。那么是否能够设想,这个方法也可以应用于造型艺术作品呢?为 此,从形制、装饰和颜色方面,每一副作品都必须对立于其他对相同元素 做出不同处理,以服务于某个特定信息的作品。如果这些造型艺术作品是 面具,我们就得承认,跟语言中的词语一样,每一副面具本身并不具备其 全部意指。意指既来自于被选用的义项本身的意义,也来自于被这一取舍 所排除的所有可能替换它的其他义项的意义。 所以,作为一项工作假设,我们不妨承认,那些看来能够说明斯瓦赫 威面具的特点的形式、颜色和表情都不具备固有的意指,或者说,那种分 别和孤立地得出的意指是不完整的。因此,任何孤立的诠解都是徒劳的。 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承认,这些形式、颜色和表情跟与之形成对照的其他形 式、颜色和表情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它们都是为了表明一种面具的特点才 被选用的,后者的存在理由恰恰在于与先前的面具有所不同。依照这一假 设,只有通过比较两种类型的面具才能界定一个语义场,其中每个类型的 功能是互为补充的。我们必须试着把这个完整的语义场作为立足点。 假设有一种类型的面具,它与斯瓦赫威面具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和关 联关系,那么,基于对后者的了解,我们就应当能够从我们用来描述后者 的种种表情中推断出这种面具的表情的独特之处。现在让我们试验一下。 从配套的附件和礼服来看,斯瓦赫威面具与白色之间表现出某种一致性。 因此,另一种面具就必然为黑色,或者跟某种暗淡的颜色一致。斯瓦赫威 面具及其礼服均采用翎毛作装饰,如果另一种面具带有一种来自动物的衬 托物的话,那么这种衬托物必然为毛皮之属。斯瓦赫威面具有着暴突的眼 睛,那么另一种面具必定有相反的表情。斯瓦赫威面具的嘴巴大张,下颚 垂陷,露出肥硕的舌头;那么,另一种面具的口形必定导致无法大张。最 后,可以预知,有关两种面具各自的起源的神话,其宗教、社会和经济的 隐含义之间的关系必定是一些辩证的关系,跟已经从单一的造型角度找出 来的关系相同,例如对称、相反、矛盾等。如果要对这些平行现象作出验 证,它们必定会证实开头的假设所说,即在面具这样一个把神话、社会与 宗教功能、造型表达方式融为一体的领域里,无论分属这三个范畴的现象 看起来多么纷杂不匀,它们在功能方面却互相联系。基于这个事实,用同 一个办法处理也是说得通的。 然而,我们只须预先说明这种理想的面具所必须满足的几个条件,就 能认可其真实的存在。实际上,我们至此只不过按照纯形式的要求,从全 部造型特点方面描述并恢复了夸扣特尔人拥有的所谓“皂诺克瓦”面具和 其他一些面具,其中包括从萨利希人借人的改名为赫威赫威的斯瓦赫威面 具。此外,夸扣特尔人的传奇性的叙事在两类面具之间建立起一种关联: 这些叙事之一里,通过和平手段获得赫威赫威面具的主人公正是神妖皂诺 克瓦的儿子,他的魔力主要来源于高声喊叫的祖传本领。 一般来说,皂诺克瓦这个词指通常为女性一类的妖精,但无论男女, 都有丰满的乳房。因此我们一般把这个词用于阴性。栖居于密林深处的皂 诺克瓦女妖体态丰硕,性情暴戾,嗜食人肉;她们劫掠印第安幼童当食物 ,但是与人类保持着一种模棱两可的关系,时而仇隙相向,时而同谋共事 。夸扣特尔人很喜欢用雕柱表现皂诺克瓦女妖。这样的面具我们知道有很 多,特征都十分容易辨认。 这些面具都是黑色的,或者以黑色作为主要的装饰色彩。黑色的绒毛 经常用来表现头发、胡须、唇髭(连女性形象也照此扮饰);这种面具的披 戴者身披黑毯或颜色灰暗的熊皮,但眼睛不像斯瓦赫威面具那样暴突呲裂 ,而是陷入深凹的眼窝,或者半睁半闭。实际上,这种凹陷表现法并不限 于眼睛,面颊也是凹陷的,当表现皂诺克瓦女妖的全身时,身躯的其他部 分也有凹陷之处。在一个夸扣特尔神话里,主人公“看见水流当中有一块 岩石,上面挖有一个凹槽(……)。他看出那窟窿就是一位皂诺克瓦女妖的 眼睛。(……)他跃入水中,跳进了皂诺克瓦女妖的眼里。”另一个神话则 说,皂诺克瓦女妖的眼睛是用作洗澡盆的。有时,祭祀用的大礼盘也用来 表现食人女妖。祭祀的主盘就在这造物的腹部凹坑里。她仰面而卧,两腿 交叉;此外还配备一整套名副其实的餐具,每一件都挖成中空,分别代表 面孔、乳房、肚脐和双膝。 这些面具和其他塑像的嘴都不是大张的,而是噘起,显出疾蹙的神态 ,好像妖怪在“吁!吁!”地发出她特有的喊叫声。嘴唇的这种位置使得 舌头无法伸出,甚至隐而不见。不过,由于没有吊垂的舌头,凡是表现皂 诺克瓦女妖的塑像却有着下垂的巨乳,据说甚至会垂至地面。 我们还记得,根据萨利希人的说法,斯瓦赫威面具的原型来自天空或 者水下,也就是说,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我们已经说过,皂诺克瓦女 妖的原型,即雌性或雄性的食人妖怪出自深山或密林,也就是说,来自远 方。从功能方面来看,斯瓦赫威面具代表最高贵的世系的开山始祖:他们 代表社会秩序。这与皂诺克瓦女妖正好形成对立,因为后者是非社会性的 精怪,而不是祖先——从定义来说,祖先乃后辈之始作俑者。他们或她们 劫持印第安儿童,因此威胁到繁衍传嗣。在舞蹈过程中,披戴面具的舞蹈 者摆弄一根长矛,试图刺瞎斯瓦赫威的双眼(见上文第23页,30页)。正如 我们在下文中将要解释的那样,皂诺克瓦女妖不是瞽者,就是目力不济(见 下文第78页),她们掠走幼童,装进背篓,用树胶粘住他们的眼睑,企图将 其弄瞎。斯瓦赫威面具却是用箩筐驮运的。最后,冬季祭神仪式从不用斯 瓦赫威面具,而皂诺克瓦女妖的出现却是理所当然的。P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