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文库系列-老子(汉阿)
作者简介
今译: 陈鼓应,享誉国际的道家文化学者。1935年出生于福建长汀,1949年随父母赴台,1956-1963年先后就读于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师从著名哲学家方东美、殷海光。1973年,因参与台大校园内的保钓运动,发表时论,被当局解聘,引发了长达两年左右的著名的“台大哲学系事件”。1979年离台赴美,任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研究员,1984年到北京大学任职。1997年,台湾大学为其平反,他再次回到台大任教,直至退休。退休后亦在台大哲学系及文化大学兼课。2003年起于“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主讲《道家思想研究》科目。2010年起,受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座教授”。他撰写的《老子注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已行销四十余年,成为人们研习老庄的经典读本。他提出了《易传》哲学思想属于道家的观点,一反两千年来《易传》思想属于儒家的旧说;他主张的“中国哲学道家主干说”,影响日益广泛。《道家的人文精神》获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子部学奖”。 阿译: 〔叙利亚〕费拉斯?萨瓦赫 薛庆国 合译 阿方专家组:费拉斯?萨瓦赫,叙利亚著名学者,主要译著有《老子》《庄子》《论语》《孟子》等。 中方专家组:薛庆国,1964年生于安徽合肥,1985年毕业于解放军洛阳外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1992年获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文学博士。现任该校教授,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秘书长。著有《阿拉伯语修辞》,主要译著有《自传的回声》《纪伯伦全集?游子》《纪伯伦全集?先知一沙与沫》《纪伯伦爱情书简》《天方夜谭》等,编著有《阿拉伯文学选读》、《阿拉伯现代文学作品选读》等,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内容简介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今译】 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说得出来的名,就不是常名。 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照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端倪。 无和有这两者,同一来源而不同名称,都可说是很幽深的。幽深又幽深,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今译】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促就,长和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呈现,音和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 所以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道:万物兴起而不造作事端: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业成就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他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没。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我们特请国内外著名研究专家对本书加以详注精译,让更多的外国读者能够接触、了解,最后爱上这部只有短短五千字的中国哲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