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力:过好恒常如新的每一天
作者简介
松浦弥太郎 日本生活美学家。 18岁只身远赴美国闯荡,在漂泊的孤独中,开始关注让心灵丰富的生活方式。38岁创办充满个性的二手书店,希望读者能从书中获得力量。41岁时接任杂志《生活手帖》总编辑,成功让其重新跻身畅销行列。50岁时加入日本食谱社群网站COOKPAD株式会社。 著有《100个基本》《松浦弥太郎的工作术》《即答力:年轻人的自我更新指南》等。
内容简介
从传统中学到的 很长时间为人们所接受 ,不曾在这世间消失的东西 。 每当遇到这样的商品, 总会想“这里面一定有什么 特别之处吧”,想要知道其 中的原因,希望能从中学到 些什么。 比如传统服装。虽然标 准化的设计一成不变,但其 历经多年仍受人追捧。 “设计上没什么标新立异 ,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简单的 设计,为什么却有吸引人的 魅力呢?” “同一种设计沿用了五十 年、一百年,究竟是什么支 撑着这种态势呢?” 看着这些传统商品,感 到它们与我的工作是连在一 起的,甚至与“让生活方式 更加丰富的小窍门”紧密相 接。 所以,我选择的是无论 何时都不带任何特色的传统 服装。没有修饰感,非常标 准化的服装。 衣服当然是一种文化, 二十多岁的时候,通过接触 流行获得刺激。谈不上追赶 潮流,但每次换季都会买新 衣服的经历谁都有。 “被潮流触动,自己的心 情会怎样变化?” 一直到三 十五岁前,我都在不断尝试 ,享受着这种变化的心情。 有时会买到与之不相称 的高价品,会感到矫情,会 感到羞愧,“啊,这根本就 只是为了自我满足嘛”。这 些经历也可算是三十岁前的 经验教训吧。 通过不断地试错,我突 然想: “穿着或是收纳,在精神 上或是身体上,什么类型的 衣物最能令自己放松呢?” 于我而言,对这个问题 最好的回答就是传统服饰了 。于是,“标准、传统、优 质”,就成为我选择穿着时 的标准了。 说到流行,不过是当下 的一个信息而已,并不想有 意识地把它带入到自己的生 活中了。 “世界的潮流,现在变成 这样了啊”,或者“最近,大 家开始追这样的东西啦,这 样的东西也能发表了啊”, 类似的信息知道一下也就够 了。 紧跟潮流,是一个需要 不断消费的营生。我能理解 追求时尚的人不停地买来一 大堆新东西的心情,他们十 分享受这一过程,而且这样 的人有很多。 这当然也是一种生活方 式,只不过不适合我,我也 对此没有兴趣。 把这些劲头用到学习传 统的方面会更有效。 “从一成不变的传统中究 竟能学到什么呢?设计和风 格不是都已经被规定好了吗 ?”也许会有人有这样的疑 问吧。 其实,传统服装有很深 奥的内涵。 不仅有记载的传统和历 史,还包含了公司和创业者 的理念。这世上还有很多我 不知道的传统名牌。 而支撑这“一成不变”经 营的,正是其品牌中所包含 的一丝不苟、努力与诚实的 品质。 一个季节只做一件良品 ,这或许就是大部分名牌能 够成为名牌的原因吧。 然而,无论是成本上涨 ,还是被时代潮流所嘲弄“ 现在这个时代还要花费如此 功夫,简直是傻子”,抑或 是被普通大众抛弃“那样的 才是畅销品啊”,仍能不紧 不慢地继续做着同样的东西 ,品牌精神实在令人折服。 这其中也含着信念。更重要 的是,对自己制作的物品充 满了爱。 传统能够教给我们的东 西还有很多很多。 P3-8 ◎ 我们早已被教育如何努力追求成功,却少有人告诉我们,在此之前——如何接纳自我,如何做一个珍贵快乐的普通人。 ◎ 普通≠躺平,普通≠没有热情 普通,是不把“优秀”当成快乐的定要条件,是不用单一的维度给自己打分。 ◎ 普通力—— ?在逆境中还能找到生活勇气的能力 ?能够享受普通生活、从日常的小事里找寻愉悦感和幸福感的能力 ?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可以用普通的、寻常的思维看待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力是很强大的力量,它和执行力、沟通力一样,是人们在现代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种能力。 ◎ 日本生活美学家松浦弥太郎,写给普通人的生活哲学。 本书的目的,是想以某个人为例,让更多的人去思考自己的本色是什么——喜欢的和讨厌的,擅长的和做不好的,一点一点地自我确认;然后接纳真实的自我,并学会从日复一日的平常生活里,发现有趣、快乐的瞬间。 ◎ 写给人群中“真实的大多数”——每一个人都有“普通”的权利。 又不是每个人都天赋异禀 又不是每个人都非富即贵 又不是每个人都卓尔不凡 又不是每个人都功成名就 不用非得比其他人更聪明、更美丽、更有成就 不用只按照一套社会标准去评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