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全世界做生意

与全世界做生意
作者: 编者:与全世界做生意栏目组
出版社: 中国财经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与全世界做生意
ISBN: 978750957153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结束《与全世界做生意》已有2年多,走过千山 万水,周折于不同的国度和人物故事之间,再深的印 迹都存在消磨的可能。庆幸当*,无论多忙,都习惯 于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随手留下一些心迹,或许 看上去潦*、不成体系,但在**重间时,它们像提 示器,帮助自己一点点复刻记忆。 2013年4月3* 昨天见了李晨蕾。她说我已经不像前几次见面时 那么从容了。估计我的焦虑造成了表达逻辑上的混乱 ,让她也感*到了。但这是事实,随着调研的深入, 深度的焦虑和不可控感愈加强烈,这种情绪如果不加 以疏导的话,后果是可怕的。 晨蕾还在建议我到各种论坛上去见各种人,我说 挺抗拒,她说这样不对,我对蒙古的了解太少,如果 只停留在她的文章太过片面。她说得有道理,但我的 问题是,蒙古对我来说只有8分钟,这8分钟到底能呈 现出什么——它一定是“片面的”。 不光是蒙古,我的任何一个拍摄意向,都需要去 深入了解,需要去形成自己全面的认知,呈现出来的 内容才不会轻飘飘的、流于表面。但是,即便是那样 ,它也注定是我个人的“片面”表达。何况,随着了 解的深入,你会愈发感*自己的无知,当“无畏”的 状态已经过去的时候,面对自己的“无知”,就只剩 下越来越大的压力了。 时间,也许只有时间可以弥补和解决问题。但是 ,时间有限。 我到底要关注什么?忘了*初的冲动和感*了吗 ?应该要想起来。 是对“人”的关注,对吗?如果说全新的领域、 国度和文化是一时难以逾越的鸿沟,那么只有对“人 性”的敏感才是一条捷径或者说正确的路径吧! 李晨蕾的对于蒙古的期许还在加入,她提到了中 国**为什么那么急切地想要涉足奥云陶勒盖的铜矿 开采,因为那是***的矿脉,是能**未来**矿 业的重要部分,那意味着未来的话语权和*控权。而 对蒙古来说,奥云陶勒盖的铜是自己未来经济的命脉 ,它怎么愿意让中国扼住自己的命脉? 可戏剧化的是,蒙古再不情愿,无奈它自身的电 力体系却没有能力承担这样的开采强度,于是,中国 的“内蒙古电力”借由这个契机艰难地介入这块未来 之地,而蒙古也怀着复杂的心情让中国撕开一条口子 。于是,我深刻理解晨蕾所说的:“蒙古要发展,不 可逃离中国的支持。” 很震撼,发人深省,这些基于商业和政治层面的 深层次的考量,都将成为我那“8分钟”的强有力的 背景和判断的依托。 但是,我仍然要提醒自己:站在影像记录的立场 上,坚持自己的感觉,**重要。 2013年9月6* 拍完蒙古之后,又一次深深地感到:文字表达和 画面表达,一篇文章和一部影像作品,无论是叙事、 节奏,还是内容选取上,**都是两码事。 当文字的“天马行空”“我感觉”“我认为”“ 我揣摩”……需要用镜头来检验的时候,往往就抓瞎 了。所以必须自信:你是一个好的纪录片导演。同时 也能适当驾驭文字! 问问蒙古的那些中国人:“你和蒙古人同在一起 吃饭吗?”“叫得出他们的名字吗?”“同乘过一辆 车吗?”……这些生活细节就是文化层面上的接触与 融入。 文化隔阂,看起来很大,实际上确实很大。 2013年10月22* 林洁的人生不是那一类苦哈哈的“温州人在意大 利忍辱负重”的故事。 1991年,林洁到达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她形容自 己“像上山下乡的知青”。 1994年,林洁到达意大利,嫁给意大利人,水到 渠成地接触起了旅游的生意。 1997年,借由威尼斯的玻璃工厂,开始了自己的 导游“地陪”工作,开始接待参观团,大多是中国的 “领导团”。意大利的导游是个体行为,并不存在特 别高的门槛。 2005年,林洁在中国和意大利分别成立了旅行社 。生意对象说白了还是**的“**人士”。她把全 部精力放在了上面。 四五年之后,林洁的“累”已经变成一种惯性了 。“一个人待着的时候自己会不知为什么掉眼泪。” 这种感觉持续了半年多。 林洁的老公是个很传统的意大利人,希望老婆有 个固定的工作,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虽然在中国, 林洁这样的女强人也许是个常态,但是在意大利,这 很难让人理解,甚至是自己的爱人也未必会坦然接* 。 在孩子的教育上,林洁也带着中国人的典型特点 。 “下午不上课是对时间的浪费。我给老大报了4 个补习班,给老二报了2个。”林洁的丈夫会说:“ 你要累死孩子呀?” 拐点是2011年的冰岛火山爆发。那次事件造成了 全欧洲的航空瘫痪。林洁的200多中国客人被困在米 兰的家具展上回不了国。儿子说:“妈妈你把电话关 上,我不愿意听你的电话响。” 24小时开机的她几乎崩溃,每天要接100多个处 理各种突发状况的电话。这是一个爆发点。林洁*终 选择关闭了意大利的旅行社。可能也是在生活和工作 之间做了一个权衡,放弃掉一些不舍。 林洁从一开始就强调,自己**不是什么成功人 士,不是女强人,也不想当女强人。因为代价太高。 如今,她说生活和工作基本平衡了。一半时间在中国 ,为事业;一半时间在意大利,为生活,在意大利有 小儿子,还有需要她的朋友。**的林洁可以坐在“ 主心骨”的位置上,放开手,让下属做大多数的事情 了。 林洁提到了*关键的问题:她的生意就是依托在 与人打交道的基础上的。怎么和人交流、沟通,是林 洁旅行社生意的关键也是根本。“我太了解中国人和 欧洲人不同在哪儿了,而自己努力缩短和沟通的也就 是这部分差距”。 放下*记,我还想起带着客人前往南极的刘晖告 诉我的,那些选择去极地旅游的商人,他们都是贴着 同一类标签的人,“人生规划极明确,勇于反思挑战 自我”。*后,这些有共同极地经历的人,会自发形 成一个认同的圈子,那也是他们未来生意中有意识无 意识求得认同的“人情圈子”。刘辉说,他能感觉到 不同商人身上“质的轻重”,那是一种特质。在刘晖 眼里,“物质”和“精神”层面的追求似乎是可以调 和、不矛盾的。当我问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商人的时候 ,这个正在和一大群生意人做生意的人明确表达:“ 很清醒地意识到那是商业行为”,但是“自己不是商 人。” P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