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鱼王(精)
作者简介
张炜,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栖霞县。当代**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作品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远河远山》《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你在高原》等20余部,散文《万松浦记:张炜散文随笔年编》20卷,文论《精神的背景》《当代文学的精神走向》《午夜来獾》,诗《松林》《归旅记》等。201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48卷本《张炜文集》。 1999年《古船》被评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和“百年百种**中国文学图书”。作者与《九月寓言》分别被评为“九十年代***影响力十作家十作品”。《你在高原》获鄂尔多斯文学大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特等奖、茅盾文学奖等十余种奖项,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10年度**华文十大小说”之首。新作《寻找鱼王》入选“2015年中国好书”。
内容简介
这就是“上学”。人要上学,这不知是谁发明出 来的怪事。 没有村子就没有学校,可我们还是得上学。山里 人的办法太多了,他们想干什么就能干成什么。爸爸 领我去上学了,替我背了“学包”。 我们当年不叫“书包”,只叫“学包”,就是专 供上学用的包。我的这只包是马兰*编成的,用桑树 皮做了提系,里面装了一叠*纸和一根红杆铅笔。 翻过两座不大的山包,来到了一条半千的河谷。 就因为这里是河谷的拐弯处,于是成为一个了不起的 地方:河谷的半边竟然有一湾绿汪汪的水,岸上还有 一小块平地,那儿长了几棵黑乌乌的柏树。柏树下搭 了两间*棚,这就是我们的学校。 可能因为这儿有树有水,又有一块小小的平地, 才被人看中了。从这里往外有一条条小路,它们连接 了许多山里人家。 一个戴了老花镜的斜眼老人就是老师。他住在* 棚的里间,那里有火炕和锅灶,还有一块石头支起的 木板,是他写字看书的地方。 外面一间棚子稍大,里面有二十多个石墩;墙上 挂了一扇门板,涂成了黑的,用来写粉笔字。我们上 学的孩子被按在一个个石墩上,开始上课。每人都发 了课本,那是一叠*纸用纸绳订起来,上面写了大字 ,还有画得歪歪扭扭的图画。我从图中找到了镰刀和 镬头,太阳和月亮,还有猫和狗。*让我喜欢的是一 条鱼,很大的鱼。 这条鱼让我看啊看啊。它又长又扁,有鳞有翅, 大眼睛。它是黑墨画成的,但我总觉得它是一条大红 鱼。 我把这条鱼对在眼上看一会儿,又推远了看一会 儿,好像它随时会跳起来一样。爸爸当时就在我身后 ,他也被这条鱼吸引住了,一直在那里看,发出呼呼 的喘气声。 棚子里一共有十六个孩子,他们就是全部的学生 。 老师上课时并不依据课本。他在黑板上又写又画 ,大致是先画一个物件,然后在物件下边写上名字, 用一根树条使劲儿敲打那几个字,让我们大声跟上念 。 那时我明白了,要当老师就得有画画的本事。尽 管他画的物件难看极了,但只要费些力气总能看出是 什么。爸爸头几天一直伴我上学,因为他不敢把我一 个人扔在这儿。 爸爸对那个斜眼老头儿不太满意,说他“浑吃” 。这是说他贪吃,吃得多。真的,因为所有家长都要 讨好他,时不时送来一些吃的东西,什么地瓜花生、 土豆芋头等。有一次我闻到了扑鼻的香气,原来他灶 台上放了一块巴掌大的豆*。我和爸爸都惊呆了。 这老头儿能吃上豆*,真是太了不起了。这肯定 也是哪位家长送来的。 老师没有薪水,只收一些吃的东西,有时还能收 到一块粗布,用来做衣服。因为吃饱了没有衣服穿, 这就糟了。 爸爸常常盯着老头儿的脸看。这脸比一般山里人 大和胖。这也证明了他“浑吃”。 爸爸第厂天送我去上学,大多数时间都站在棚子 里伴我。有一会儿他大概觉得没意思,就到外面溜达 去了。课间休息时,大家都跑了出去,高兴得到处窜 ,围着两间棚子转圈,还想爬到柏树上去。只有两三 个孩子不高兴,他们是被硬逼来的,一整天泪水不干 。我也不高兴,不过我不会哭。 我从棚子里一出来就到处找爸爸,后来发现他在 陡陡的石岸下边,正蹲在那片绿汪汪的水旁端量着。 我往爸爸身边跑,那个老头儿就跟过来了。他摘了老 花镜看着水边的爸爸,一脸的气愤。 爸爸拍拍手站起来,攀着石阶上来。 老头儿盯着爸爸,嘴角动了动,没有说什么。爸 爸讨好地对他笑笑,说:“思呀。” 老头儿说:“你下去干什么?那里什么也没有! ” 爸爸四下瞥几眼,又回头看那片水:“这里面也 许……有鱼哩。” 我听得清清楚楚,爸爸当时就是这么说的。谁知 那个老头儿胡子立刻翘起来了,喊道:“胡说八道, 哪有什么鱼!”他一边转身一边咕哝,气呼呼地说: “真是胡说八道……” 回家路上,爸爸说:“我在水边蹲了好一会儿, 我觉得里边有鱼。不是大鱼,不过定准有鱼。” 这天晚上我一直在想那片水,越想越觉得爸爸说 得没有错,那儿一定会有鱼。啊,那多好啊!我甚至 想到了怎样逮鱼…… 爸爸后来又对妈妈议论起那片水,不住声地夸, 说那些人可真会选地方啊,那个斜眼老师也真是有福 啊,那里有树有水,说不定还有鱼。“要真有鱼,那 老头儿算有大福了,那鱼就全归他了。”爸爸咂着嘴 。 妈妈说:“那个人也许和老族长好,要不哪会有 这么好的差事,也住不到这么好的地方来。” 爸爸和妈妈议论着,其实我明白,他们*羡慕的 是鱼。 我知道“老族长”。这个人好像年纪很大了,住 在很远的什么地方,管着山里所有的人。只要住在这 片大山里,无论见没见过面,都得*他管。爸爸说: “什么地方都得有人管,咱山里就归老族长管。” 我在心里将“老族长”想象成一个很高很大的人 ,黑着脸,山里所有的人、所有的活物都怕他。 我问爸爸:“老族长常常吃鱼吗?” “那是肯定的。不过也不能天天吃吧。”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