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选集(典藏版第14卷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精)
作者简介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出生于浙江温州书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华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1969年创立东西精华协会,旨在促进东、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80年在台湾创办老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南怀瑾先生在台讲学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数年,2004年落脚上海。2006年,他定居于江苏太湖之滨的太湖大学堂,终其晚年在这里讲学、授课,培养下一代文化种子。 南怀瑾先生毕生讲学无数,著作丰富,著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近六十部作品,并曾译成多国语言。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内外各层次读者的喜爱,半世纪以来影响无数中外人士;而南怀瑾先生融会东西精华、重整文化断层的心愿,亦将永续传承下去。
内容简介
关于这本书 今天开始,我们改变方 向,来讲有关教理方面的问 题,首先要研究的就是《瑜 伽师地论》。站在佛学的立 场来讲,一个真正学佛的人 ,有四本重要的佛学论著要 读。其中有两部是印度的, 就是《大智度论》和《瑜伽 师地论》;两部是中国的, 就是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 》,和永明寿禅师的《宗镜 录》。近几十年来所写的许 多佛学概论,都是概论的概 论的概论了。可惜你们诸位 现代青年,学佛学都从现代 化的概论的概论人手,那是 有问题的。所以,我们今天 研究的佛学概论,就是玄奘 法师翻译的《瑜伽师地论》 ,共有一百卷之多。 我们如果以一般学术性 的立场来讲,佛学的学术思 想可分成四个范围。所有的 经典,分为大乘经典、小乘 经典两种。大乘的佛学思想 ,包括它的学术与修证,又 分为两个范围,一个是龙树 菩萨的般若佛学系统,属于 释迦牟尼佛涅椠以后的前期 佛学;另一个是无著、世亲 两兄弟菩萨的唯识法相的佛 学系统,属于后期的佛学。 我们现在手里拿到的《瑜伽 师地论》,在学术的范围属 于后期的佛学。如果以佛学 严正的立场来讲,也许可以 说后胜于前,越是后面的越 是精细周到,包罗的也越多 。 像西藏密宗黄教宗喀巴 大师的系统,就是《瑜伽师 地论》的系统。宗喀巴大师 有名的《菩提道次第广论》 ,是依据印度阿底峡尊者的 《菩提道炬论》加以扩充的 著作;而《菩提道炬论》就 是从《瑜伽师地论》体系中 来的。 无著、世亲两兄弟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