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视频的缘起与流变(1996-202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二节 谈话节目“触网”与网络视频主持 人的出现 从现存资料看,早期网络视频的内容资源并 不丰富,质量也不高。依照北京大学陆地教授的 说法:“这是一个既没有内容提供商支持,也没 有专业营销策划公司撑腰的弱小行业。” 电视资源的平移与复制构成了网络视频的主 要内容源,而少量网络自制谈话节目的出现,则 赋予了这一阶段的网络视频更多网络媒体的色彩 。 概而言之,这一节目样态的产生源于对电视 谈话类节目“伪沟通”的反叛。当20世纪90年代 电视谈话类节目方兴未艾之时,曾被寄予了“搭 建不同观点自由碰撞的公共大厦”的厚望,但结 果却是难以摆脱被制作者“编排”“操控”的命 运。对这一现实的不满促使谈话节目触网,被视 为“回归真实的一次实验”。 搜狐网于2002年9月推出的《名人有约》, 是国内.档网络访谈节目。它于每周一至周五 晚7点35分开播,每期时长1小时。主持人林白奉 行“维护嘉宾”的原则,且言论大胆,这使节目 声名大噪的同时,亦备受争议。节目常规模式为 邀请各个领域的重磅嘉宾(如记者唐师曾、音乐 人高晓松、北京新东方学校副校长徐小平等), 现场与网友互动交流,也会针对重大社会议题( 如考研、9·11等)不定时推出特别策划,引发 业界效仿。 TOM网于2003年11月推出的视频新闻述评直 播节目《大话新闻》是研究早期网络视频又一个 绕不开的经典案例。该节目采用直播形式,一周 5期,每期时长半小时。在节目中,主持人林白 “一桌一人一摄像头”,选取网络热点话题,以 “播报+评论”的方式,侃侃而谈。节目推出伊 始,观者寥寥,直到当年12月,海外中文网站“ 文学城”对《大话新闻》的推介引起了中国留学 生群体的关注,这档节目才以“出口转内销”的 形式,真正红火起来。 《大话新闻》的一大创举是实现了网络节目 向传统媒体的.次反向输出。2004年5月18日 ,它落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四套节目《都市之 声》,被视为互联网演进与网络文化扩张的标志 性事件。 《大话新闻》的另一个历史贡献莫过于对节 目主持人的打造。按照中国社科院闵大洪研究员 的说法,以此为起点,“网络新闻(视频)主持 人真正出现了,其无论在功用设置,还是效果呈 现上,都已与电视新闻主持人别无二致”。 第三节 《大史记》三部曲:媒介精英的网 络恶搞 “恶搞”(KUSO)一词发轫于日本电玩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