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这样教(大教育书系)

问题学生这样教(大教育书系)
作者: 赵坡 著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7.80
折扣购买: 问题学生这样教(大教育书系)
ISBN: 9787570220885

作者简介

赵坡,深圳市首届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全国知名班主任。《班主任》《新班主任》《班主任之友》《中国教师报》封面人物。曾赴英国华威大学访学,获得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金牌教练员、深圳市优秀教师、深圳市优秀中考命题老师、深圳市高考工作先进个人、深圳市教师继续教育授课老师等荣誉。发表文章200余篇,出版《班主任如何说话》《班主任如何带好差班》《做“有问题”的班主任》等11本教育专著,其中4本专著被评选为“影响中国教师的100本书”并入选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推荐馆藏书目。

内容简介

孩子,我要如何称呼你?(代序) 作为班主任,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类学生:他们拥有一种或多种问题,时常表现出与教育目标或管理目标相违背的言行,甚至会不断制造各种麻烦,并且很难回归到理想的成长轨道,自身成长受到不良影响,还会让家长忧心,让老师操心,让同学嫌弃。 对于这类学生,我们如何称呼他们呢? 最初的时候,人们普遍用“差生”“双差生”等词语来称呼他们。我在知网搜索栏输入“差生”一词,可以搜出7156篇文章,部分文章是今年刚刚发表的。这说明,对于这种简单、粗暴且带有侮辱性的称谓,现在依然存在较大市场。 一段时间后,人们开始使用“问题学生”来称呼他们。我也在知网搜索栏输入“问题学生”一词,可以搜出5799篇文章,部分文章是今年刚刚发表的。这说明,“问题学生”的称谓也在被广泛使用。从字面来看,“问题学生”显得相对中性,只是表明学生存在某些问题,但确实也传达出相当多的负面信息。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开始使用“后进生”来称呼他们。我同样在知网搜索栏输入“后进生”一词,可以搜出18182篇文章,部分文章是今年刚刚发表的。这说明,相对于“差生”,“问题学生”来说,“后进生”称谓的使用更为普遍。然而,和“差生”“问题学生”一样,“后进生”也明显包含侮辱性。 后来,人们还用“潜能生”来称呼他们。我也忍不住在知网搜索栏输入“潜能生”一词,可以搜出1067篇文章,部分文章是今年刚刚发表的。这说明,相对于上述三种称谓来说,“潜能生”的使用面较小。但不可否认的是,与上述三种称谓相比,“潜能生”要委婉得多,虽然谈不上对学生的褒奖,但确实留有一丝丝希望。 总的来看,人们对这类学生的称谓,并没有完全统一。人们根据自己对教育的理解,采用相应含义下的称谓。事实上,每一种称谓,都蕴含着不同的教育理念,显示教育者看待学生的视角。不过,要是从评价主体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以上称呼拥有四大共同特征: 一、评价主体均是他人,而非学生本人。这里的他人,多是老师,教育工作者或其他社会人士——学生表现差,所以是差生;学生有问题,所以是问题学生;学生前期掉队,后期有可能跟上队,所以是后进生;学生目前不够优秀,但是有进步潜力,所以是潜能生。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遇到哪一位学生,能够坦然接受这种他人给予的称谓。 二、忽略了隐含问题的所谓“优生”,评价视野相对狭窄。事实上,当下学校对“优生”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敬师长,守纪律,爱学习,就可以算作“优生”;如果再能有些特长,有些思考,就可以算作“特优生”了。实际上,不少“优生”都包含问题——北大学子弑母、益阳某校第一名学生捅杀班主任、浙大博士跳入钱塘江自杀等案例,无不说明遭遇成长问题的学生,绝不仅仅只包含那些常见的差生、问题学生、后进生或潜能生,实际上还包括人们平时所讲的“优生”。 三、与所谓“正常学生”相比,这些学生均被看作“非正常学生”。几乎所有成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学生时代被老师和家长生硬“赐予”的负面标签,会对自己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作为老师或家长,我们实在不适合将学生划入“非正常学生”行列。当然,对于有严重心理疾病等问题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到特定的机构接受更专业的治疗;尽管如此,教师和家长也不适合直截了当地将学生划入“非正常学生”行列。 四、只着眼于当下,并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处于成长中的人”这个本质。青少年学生具有较强可塑性,一直处于成长之中,当契机成熟时,可能“突然就长大了”。也就是说,学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学生今天有问题,并不代表明天有问题。教师和家长要对学生的成长抱有充分希望,这是科学的学生观所包含的应有之意。 基于上述考虑,在长期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看到绝大多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遭遇了成长阻碍。在这部分学生中,有的表现出明显的问题言行,有的则“没有任何一点涟漪”。客观地说,他们都存在隐藏的成长风险,都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 事实上,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因为个体、家庭、同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会在品行、习惯、心理等方面遭遇一系列成长问题,能及时解决问题的学生会健康成长,受困于问题的学生则会受到成长阻碍,以致表现出与教育目标相悖的观念及言行,偏离了期望的成长轨道。后者是被成长问题压迫的受害者,更需要温暖呵护和科学帮助。 正因如此,我提出“成长受阻型学生”的概念。成长受阻型学生,即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不良成长因素、受到客观成长阻碍、偏离目标成长轨道的学生。能称之为成长受阻型学生的,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遭遇不良成长因素,这是形成原因;受到客观成长阻碍,这是形成过程;偏离目标成长轨道,这是形成结果。在这三者中,偏离目标成长轨道,指学生偏离教育期望学生步入的成长轨道,是成长受阻型学生界定的核心标准,因为有些学生在遭遇不良成长因素、受到客观成长阻碍之后,经过自我调整、他人帮扶后,仍然继续沿着目标成长轨道前行,就不属于成长受阻型学生。 ?????? 1、问题学生是教育的痛点,作为深圳市首届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赵老师提出的解决方案,实用、具体,具有很高实操性。 2、大多教师聚焦于问题学生的教育和转化,本书更突出教育者认识和心态的转变,将教育问题学生作为班级建设、化解师生矛盾的关键一环,是教师专业素养的试金石。 3、深度剖析问题学生形成的四大根源,教你处理问题学生事件、化解师生矛盾,将问题学生引入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