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敦煌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敦煌,承载着世界的目 光。 敦煌学,从20世纪初发 轫至今,一直牵动着一代又 一代有志之士的心,并为之 不懈奋斗,最终从“敦煌在 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境 遇一步步走向了今日“敦煌 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 喜人局面。近日,记者专访 了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 良,一同走进敦煌学发展的 百年历史长廊。 记者:敦煌学作为国际 显学,其起源是怎样的? 赵声良:众所周知,敦 煌学的起源与敦煌藏经洞的 发现密切相关。藏经洞位于 莫高窟第16窟甬道北壁的第 17窟。1900年6月22日,莫 高窟道士王圆篆在清理第16 窟积沙时,无意间发现了藏 经洞,洞内出土了公元5世 纪至11世纪初的宗教经卷、 社会文书、中国四部书、非 汉文文献以及绢画和刺绣文 物等共计6万余件。 发现藏经洞的消息很快 被往来于中国新疆和中亚地 区的外国探险家获悉。斯坦 因、伯希和、吉川小一郎、 奥登堡等英、法、日、俄等 国的“掠夺者”接踵而至,相 继攫取大量文物,后流散于 英、法、日、俄等国的众多 公私收藏机构,吸引了西方 许多汉学、藏学、东方学等 领域的学者竞相研究,特别 是法、英、俄、日等国产生 了一批在国际学术界有影响 力的敦煌学研究成果,使敦 煌学成为一门世界性学问。 可以说,藏经洞的发现 ,是人类近代文化史上的一 次重大发现,推动了东西方 学者的竞相整理和研究,并 存20世敦煌,承载着世界的 目光。 敦煌学,从20世纪初发 轫至今,一直牵动着一代又 一代有志之士的心,并为之 不懈奋斗,最终从“敦煌在 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境 遇一步步走向了今日“敦煌 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 喜人局面。近日,记者专访 了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 良,一同走进敦煌学发展的 百年历史长廊。 记者:敦煌学作为国际 显学,其起源是怎样的? 赵声良:众所周知,敦 煌学的起源与敦煌藏经洞的 发现密切相关。藏经洞位于 莫高窟第16窟甬道北壁的第 17窟。1900年6月22日,莫 高窟道士王圆篆在清理第16 窟积沙时,无意间发现了藏 经洞,洞内出土了公元5世 纪至11世纪初的宗教经卷、 社会文书、中国四部书、非 汉文文献以及绢画和刺绣文 物等共计6万余件。 发现藏经洞的消息很快 被往来于中国新疆和中亚地 区的外国探险家获悉。斯坦 因、伯希和、吉川小一郎、 奥登堡等英、法、日、俄等 国的“掠夺者”接踵而至,相 继攫取大量文物,后流散于 英、法、日、俄等国的众多 公私收藏机构,吸引了西方 许多汉学、藏学、东方学等 领域的学者竞相研究,特别 是法、英、俄、日等国产生 了一批在国际学术界有影响 力的敦煌学研究成果,使敦 煌学成为一门世界性学问。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