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中国佛学经典宝藏
作者简介
王邦维,1979年四川大学历史系肄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亚系硕士毕业。1992年迄今先后任北京大学东语系、东方学系、外国语学院、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教授。
内容简介
《法苑珠林》是唐初僧人道世编撰的一部佛教的大型类书。道世本姓韩,字玄恽,因为名中的“世”字要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在唐代通常便以字行。道世的祖上,本是伊阙(唐时治所,在今河南伊川西南)人氏,后来因为做官,定居在京兆(即长安,今陕西西安),便成为京兆人。道世最早在长安的青龙寺出家,出家时只有十二岁。唐贞观末,高僧玄奘从印度归来,在长安翻译佛经,朝廷从全国挑选了一些当时的高僧大德,先后协助玄奘,参与译场的工作,道世也是其中之一,时间是在唐高宗显庆年间(公元六五六—六六〇年)。后来,长安的西明寺建成,道世“爰以英博,召入斯寺”,与著名的律宗大师道宣法师一起,敷宣佛教,尤其是佛教的戒律。《僧传》中讲,他们二人“同驱五部之车,共导三乘之轨,人莫我及,道望芬然”。可见他和道宣在当时的声望。 道世编撰《法苑珠林》,发心是在高宗显庆四年(公元六五九年),但正式着手,大概是在移入西明寺以后,当时“道宣律师当涂行律,世且旁敷”,“复因讲贯之余,仍览甚深之藏,以为古今绵代,制作多人,虽雅趣佳辞,无足于传记。由是搴文囿之菁华,嗅大义之瞻卜,以类编录,号《法苑珠林》”。总章元年(公元六六八年),全书完成,共一百卷,一百余万字,分装十帙。道世以前后十年之功,编成此书,说得上是完成了一项颇不容易的大工程。 《法苑珠林》一书书名中的“法”字,当然是指佛法。“法苑”二字,则把佛法比喻为一座广大无垠的苑囿。再加上“珠林”一词,取作书名,意思是比喻这部书在佛法的苑囿里,就像是一座枝繁叶茂,缀满珠玉的树林。道世为自己的书,取了这样一个美妙的书名,真可说是别具匠心。当然,道世这样做,也是因为受到了在他之前,南朝和隋代编成的一些佛教类书在题名和体例方面的做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