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作者: 季芳桐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佛说梵网经
ISBN: 9787506086394

作者简介

季芳桐,一九五四年生,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社会思想史学会常务理事等。

内容简介

原典: 第三喜心 若佛子,悦喜,无生心时,种性体相道智①,空空喜心。 不着我所②,出没三世③因果无集④。一切有,入空观行⑤成,等喜一切众生。 起空入道,舍恶知识,求善知识,示我好道。使诸众生,入佛法家⑥,法中常起欢喜。 入佛位中,复是诸众生,入正信,舍邪见,背六道⑦苦,故喜。 注释: ①?道智即中道智。寂光注“道,即中道智,即观智”。《梵网直解》卷一, 二十五—二十六页。 ②?我所我之所有略称。意为我所有的东西,属于我的东西,以至于在我身外为我所对,作为我的外境的东西。 ③?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④?无集无有挂碍。 ⑤?观行即观心修行。心观其理,身如理而行。 ⑥?佛法家即如来家。 ⑦?背六道脱离六道之苦。 译文: 佛弟子,菩萨之喜不同于世俗之欲乐,喜心之体本空,无有相状,亦无生灭,故称“无生心”。从无生心起道智,照一切种性体相无不皆空。菩萨自解空理,不受束缚故喜。 既达空法,故心不执着于我所,虽示现种种身往返三界,广度众生,亦与三世因果无牵。菩萨入于一切有中,随处令众生入空观行,当观行成就,故得平等喜悦。 菩萨令众生起空智,趣佛道,各各舍恶知识,求善知识。若众生不解佛法正道,还示其妙道。所以如此,无非令众生生于如来之家,入于佛法之中,常获喜悦。 菩萨虽入佛位,又示身入六道,教化一切众生,使其皈依三宝,发起正信,舍弃邪见,入佛位,生生世世脱离六道之苦。正因为如此,菩萨才欢喜。 原典: 第四舍心 若佛子,常生舍心,无造、无相、空法①中,如虚空。于善恶、有见无见、罪福二中②,平等一照③,非人非我所心,而自他体性不可得,为大舍④。 及自身肉手足,男女国城,如幻如化,水流灯焰⑤,一切舍。 而无生心⑥,常修其舍。 注释: ①?无造、无相、空法此为三解脱法。无造,即无作。全句意为以三解脱法,观一切法如虚空。 ②?二中即二报中。 ③?平等一照以妙智平等照了。 ④?大舍舍弃内外一切乃至生命亦毫不吝惜。 ⑤?水流灯焰似水流如灯焰,喻变化无常。 ⑥?无生心即无生灭之心。 译文: 佛弟子,应常行舍心以益众生,而舍心本空,无造作无相状。于此三解脱法中,观一切法犹如虚空。而若善若恶、若有若无、若罪若福,无不平等一照,知其体性本不可得。此所谓远离一切分别。 至于自身手足等内物,国城、田宅等外物,亦如幻如化,似流水灯焰,皆虚假非实而又不住,故舍此一切永无吝惜。此所谓远离一切执着。 菩萨尽管了达内外皆空,自他体性本不可得,亦无可执着,然仍于自性清净心中修习大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