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入门(我们为什么要读马克思)](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13/11/20231113111358367.jpg)
出版社: 浙江人民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26.10
折扣购买: 资本论入门(我们为什么要读马克思)
ISBN: 9787213108792
[日] 白井聪 日本著名马克思主义者、思想史家、政治学者、京都精华大学教师。 早稻田大学经济政治学毕业,一桥大学社会学博士。曾出版过日本畅销书《永续败战论,战后日本的核心》《国体论,菊花与星条旗》等,另外还有著作《未完的列宁》《“物质”的蜂起》《属国民主主义论》等。
《资本论》入门——应当从怎样的视角来阅读它? 接下来,我们要开始《资本论》入门了。关于马克思,我已经按照自己的方式做过许多的学习和研究,但是有关马克思研究的系统性的论文或著作至今还未曾有过。所以,我产生了将自己有关《资本论》的阅读方法以及“从马克思那里学习到了什么”这两方面总结出来的想法,而且很有幸我得到了这次成书的机会。 正因为如此,不得不说我确实有搭建房屋钢筋骨架的那种不安感。在当今世界上,以《资本论》入门为题的书籍或是以马克思入门为题的书籍已非常之多。如果在亚马逊上搜索“资本论入门”“马克思入门”这些词条的话,我想呈现出来的书籍将会多到让你吓一跳,进而无法完整地读完它们。 尽管如此,为何还要做这件事呢? 我以前就一直在大学里做有关“马克思入门”的讲座,或者给学生们讲述诸如“资本主义社会是怎样一种东西”这类的内容。为此,向学生们介绍马克思的观点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每次讲解时总会感到有一些不满:因为每逢这个时候始终没有合适的教科书可以使用。 不过如果只是想找像“《资本论》是如此这般地书写的,有着这样的议论”这种恳切谦恭并且按照顺序依次说明下去的入门书的话,那当然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版本。因为在日本关于马克思的研究有着庞大的知识积累,在这些研究当中有很多都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性水准。此外,外国也有很多有关《资本论》的优秀解读书籍。只是我还是有是否“读了这些入门书,就能够让你涌出想把《资本论》阅读下去的决心”的疑问。如果说到能让学生以及进入社会的人们读了这些入门书后,产生“嗯,好的,那就加一把油,把《资本论》通读一下”这样的决心的话,那么非常遗憾,我感觉还没有找到能够将我们向这个方向引导的书籍。 这种状况导致我产生了“难道我不是还有应该去做的事情”的想法。在本书中,我将会出现“这里是《资本论》的关键之处”这样的话题,期待广大的读者能以此为契机去通读《资本论》这本书。对于那些已经阅读过《资本论》的读者,我希望他们再读一次《资本论》。从这个目的出发,我试着考虑了各种各样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资本论》的目录。《资本论》的第一章被命名为“商品”,书的开端分析了“商品”。实际上我们是在并不明白为何必须要以该内容为书的开端的情况下,突然解开了《资本论》的纽扣,开始了对“商品”这一章的阅读。 但是在现实中大多数人甚至连“商品”这一章都不会读完就已经放下了书本,这也许是早已注定的“夭折”命运。那么,就让我们来读一段《资本论》正文最初的内容作为实验。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这就是《资本论》正文的开端部分。 如果从没有任何知识储备的状态下开始阅读这一段文字的话,会有“原来如此,在资本主义的世界中的确充斥着商品”的感觉。 假如你进入咖啡馆,看到了作为商品销售的咖啡。其实,并没那么简单:装咖啡用的杯子原本也是作为商品销售,咖啡馆只是将之买来展示;咖啡是将咖啡豆研磨成粉冲制而成,而咖啡豆也是从某个地方买来的东西,也就是说它也是商品;如果咖啡馆里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的话,这些书也是作为商品曾摆在书店里。此时,相信你会惊呼道:“原来如此,到处都是商品。”这种感觉大家能够理解吧? 如果你是从这样的角度去接受《资本论》的话,便会产生“没有什么特别的啊,在这里写的东西都是理所应当的内容,一点也不明白这有什么有趣之处”的感觉。但实际上马克思在书的最开始就已经非常含蓄地提到极为重要的事情。如果注意到了这一点,你会涌出“真不愧是马克思,无聊的事情完全不会提到”这样的认知。不过一般情况下这一点不被阅读者所明白,哪怕对于普通的读者提出“你明白这一点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的要求,但他依旧不会明白,这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正是因为许多人不明白这些,阅读入门书籍才变得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