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讲评《孟子》(新一版)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陈生玺,1932年生,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著有《明清易代史独见》、《沧桑艳》(笺释)、《清史研究概说》(合著)、《帝国暮色——张居正与万历新政》,纂辑丛书《政书集成》(十卷本),主编《张居正讲评〈资治通鉴〉皇家读本》等,发表论文《清兵入关与吴三桂降清问题》《陈圆圆事迹考》《明清之际的历史选择》《秦始皇缘何焚书坑儒》等数十篇。
内容简介
\"【精彩书摘】:出自原文(书摘部分建议带有关键字),必须文字格式 【原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张居正讲评】树,是栽种。庠、序,俱是学名。申,是丁宁反复的意思。颁白,是老人头发半白半黑者。背上驮着叫做负,头上顶着叫做戴,皆用力劳苦之事。黎民,是少壮黑发之民。孟子又说:“因天地自然之利,而行撙节爱养之政,不过王道之始事耳。兹欲使百姓家给人足,各遂其生,各复其性,须定为经制。一夫与田百亩,外又有五亩宅舍。宅舍周围墙下,都叫他种植桑树,以供蚕事,则丝帛有出,而五十非帛不暖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不要误了他孕字之时,则生息繁盛,而七十非肉不饱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不妨碍他耕耘收获的时候,则民得尽力农亩,一家数口,都有养赡,可无饥馁之患矣。这都是养民之事,民得其养,则教化可施。必着实举行那庠序中的条教。就中所教有孝悌两端,尤为紧切。又丁宁告语以致其申重之意,则民知爱亲敬长,乐为代劳,那年高颁白之人,无有负戴于道路者矣,这是教民之事。夫教养兼举,而治化大行,以至于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则人心无不爱戴,四方无不归往。如是而不能一统天下,以至于王者,理之所未有也。”此是王道之成,人君必如是而后为尽心耳,彼一时之小惠,岂足道哉? \" \"【编辑推荐】: ★张居正曾先后担任明穆宗隆庆皇帝的侍讲侍读、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知经筵官,可谓两朝帝师。本书浓缩了张居正对儒家政治思想的理解,是明清两代流行的读本。 ★本书曾出两版,颇受读者欢迎。此次再版根据原书重新校对,改缪纠偏,并对注释和译文进行修订,后出转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