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诗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

袁枚诗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
作者: 王英志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80
折扣购买: 袁枚诗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
ISBN: 9787020161638

作者简介

王英志,(1944-2021),原《苏州大学学报》编审,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导。著作有《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清代编)《清人诗论研究》《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新探》《古典美学传统与诗论》《性灵派研究》《袁枚评传》《袁枚全集》《李清照集》等约20种。

内容简介

钱塘江怀古〔1〕 江上钱王旧迹多〔2〕,我来重唱《百年歌》〔3〕。劝王妙选三千弩〔4〕,不射江潮射汴河〔5〕。 〔1〕此诗作于乾隆元年(1736),原见《小仓山房诗集》卷一。《小仓山房诗集》以此诗为起始。诗即景怀古,郁勃着一股豪气,年轻诗人于射潮治海塘与射朱温图帝业之间,倾慕后者,可见其当时政治上的雄心壮志。钱塘江:旧称浙江。此处钱塘江乃专指由杭州市闸口以下注入杭州湾一段,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成著名的钱塘潮。怀古,追念古昔之事。张衡《东京赋》:“望先帝之旧墟,慨长思而怀古。” 〔2〕钱王:指五代时吴越国建立者钱镠(852—932),其在位期间曾征发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 〔3〕《百年歌》:乐曲名。据《旧五代史·庄宗纪》一:唐末李克用破孟方立后,置酒于三垂岗,乐作,伶人奏《百年歌》,陈其衰老之状,声调凄苦。克用引满,捋须指李存勖曰:“老夫壮心未已,二十年后,此子必战于此。”作者借此表达设想激励钱王“壮心”之意。 〔4〕三千弩(nǔ努):苏轼《八月十五看潮五绝》其五:“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原注:吴越王尝以弓弩射潮头与海神战,自尔水进城。)弩,用机括发射的箭。 〔5〕汴(biàn变)河:唐宋时称隋代所开古运河通济渠之东段为汴河。汴河经汴京(今河南开封),故指代建都汴京的后梁太祖朱温。唐开平元年(907)罗隐曾劝钱镠讨伐后梁,但未被采纳。 琵琶亭〔1〕 孤亭月落九江秋〔2〕,弹过琵琶水尚愁〔3〕。今日芦花笑词客〔4〕:不曾老大已飘流〔5〕! 〔1〕此诗作于乾隆元年(1736),原见《小仓山房诗集》卷一。是年作者迫于生计由杭州赴广西探望叔父,途经江西九江。诗触景生情,思古慨今,油然而生天涯沦落之感,词句中浸染着感伤的情调。琵琶亭,在江西九江西大江之滨,唐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年(815)贬官九江郡司马,十一年(816)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问其人,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命曰《琵琶行》(据《琵琶行·序》),后人因以名亭。 〔2〕九江:在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明、清为九江府治。 〔3〕弹过琵琶:指《琵琶行》所写商人妇当年在江舟上弹过琵琶。水:即九江边之浔阳江水。 〔4〕芦花:《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荻花即芦花。词客:诗人自称。 〔5〕老大:年长。《琵琶行》:“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飘流:背井离乡,飘泊在外。 同金十一沛恩 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1〕奇山不入中原界〔2〕,走入穷边才逞怪〔3〕。桂林天小青山大,山山都立青天外。我来六月游栖霞,天风拂面吹霜花〔4〕。一轮白日忽不见,高空都被芙蓉遮〔5〕。山腰有洞五里许〔6〕,秉火直入冲乌鸦。怪石成形千百种,见人欲动争谽谺〔7〕。万古不知风雨色,一群仙鼠依为家〔8〕。出穴登高望众山,茫茫云海坠眼前。疑是盘古死后不肯化〔9〕,头目手足骨节相钩连;又疑女娲氏一日七十有二变〔10〕,青红隐现随云烟。蚩尤喷妖雾〔11〕,尸罗袒右肩〔12〕,猛士植竿发〔13〕,鬼母戏青莲〔14〕。我知混沌以前乾坤毁〔15〕,水沙激荡风轮颠〔16〕。山川人物熔在一炉内,精灵腾踔有万千〔17〕,彼此游戏相爱怜。忽然刚风一吹化为石〔18〕,清气既散浊气坚〔19〕。至今欲活不得、欲去不能,只得奇形诡状蹲人间。不然造化纵有千手眼〔20〕,亦难一一施雕镌〔21〕。而况唐突真宰岂无罪〔22〕,何以耿耿群飞欲刺天〔23〕?金台公子酌我酒〔24〕,听我狂言呼否否〔25〕;更指奇峰印证之,出入白云乱招手。几阵南风吹落日,骑马同归醉兀兀〔26〕。我本天涯万里人,愁心忽挂西斜月〔27〕。 〔1〕此诗作于乾隆元年(1736),原见《小仓山房诗集》卷一。时袁枚已抵广西桂林。诗写桂林诸山,驱遣古代神话与佛道典籍人物,使大自然万物灵动而富生气,充满神奇的历史感,造成磅礴飞动的气势,反映了诗人壮阔无羁的心境。金十一沛恩:姓金,名沛恩,排行第十一,当为广西巡抚金之子。栖霞寺,在广西桂林城外栖霞山上。寺后有栖霞洞,即七星岩,洞雄伟深邃,瑰丽多彩。 〔2〕中原:泛指黄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