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球到月球(插图版全译本)/凡尔纳科幻经典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大炮俱乐部 南北战争的时候,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城里出现了一 家新成立的俱乐部,而且人气还挺旺。众所周知,这儿的 人原本是些造船的、开店的,要么就是摆弄机器的,可现 在一下子都热衷起军事来了。普普通通的商人,不站柜台 了,摇身一变,就成了尉官、校官或者将军什么的,其实 他们根本没上过西点军校①。不过,他们倒也很快就和欧 洲那边的军官不相上下了,跟那边的同行一样,凭着投人 大量的弹药、金钱和人力,还真能打胜仗。 不过,要说美国人比欧洲人强还得说造枪炮的活儿。 这倒不是说美国人的武器比欧洲人的精良,而是美国人造 的炮硕大无比,并具有空前远的射程。至于平射、俯射、 斜射、纵射或直射什么的,无论是英国人、法国人,还是 普鲁士人也算是学到家了,但是,他们的大炮、榴弹炮和 迫击炮要和可怕的美国大炮比起来就真成袖珍手枪了。 其实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美国人称得上是世界上最 早的机械师,就像意大利人生来就是音乐家、德国人生来 就是哲学家一样,美国人生来就是当工程师的材料。所以 ,看到他们把本事用到造大炮上,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了。看看帕鲁特、达尔格伦还有罗德曼①等人的惊人之作 吧。欧洲人的什么安姆斯强、巴利赛和鲍列牌子的大炮, 比起大西洋这边的对手来可都得俯首称臣了。 所以,在南方和北方残酷厮杀的时候,造大炮的人便 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合众国的报纸大力宣扬他们的发 明,结果就连买卖人和那些游手好闲的人也开始夜以继日 地搅动脑汁,成天计算那古怪的弹道。 要是一个美国人闪出个什么念头,他就会找第二个人 去合伙;要是三个美国人凑到一块儿,就得选出一个头儿 ,两个秘书;四个人到了一起,肯定会有一个当档案管理 员,这个公司便就此开张:要是有五个人,就要开大会, 成立俱乐部。巴尔的摩也是这样。新式大炮的发明人找来 了一个铸炮的人和一个镗炮筒的人,组建了大炮俱乐部的 核心班底。一个月之内,这家俱乐部居然吸收了1833个正 式会员外加30575个通讯会员。 每个申请参加俱乐部的人都必须具备一个资格,那就 是曾经发明过或改进过一种大炮,倘若没研究过炮,搞过 别的武器也行。不过得说一句,那些只发明过什么左轮手 枪啦、卡宾枪啦等小玩意儿的人基本上不在考虑之列。发 明大炮的人在这儿绝对享有很高的地位。 “那些先生受尊重的程度,”俱乐部一位最有科学头 脑的人说,“是和他们研究的大炮体积成正比的,是和他 们大炮射程的平方成正比的。” 随着大炮俱乐部的成立,人们便不难看到美国创新发 明的天才会带来何等的成果。炮的个头儿大极了,射程之 远超出了设计标准,但不幸的是,偶然也会把一些无辜的 行人轰成两截。他们的发明把欧洲人制造的那些寒酸炮远 远地甩到了后边。关于这一点有下面的数字为证。 以前要是交上好运,一颗36磅的炮弹在100码开外能 炸死36匹马和68个人。那算是制炮这一行当的幼儿时期, 后来这门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罗德曼炮能射出半吨重的 炮弹,射程7英里,可以轻而易举地干掉150匹马和300个人 。大炮俱乐部也想着实验一下他们大炮的杀伤力,但不幸 的是,即使马不表示反对,人却绝不愿意充当这样的实验 品。 别管怎么着,他们的炮确实厉害。每一炮打出去,就 像用镰刀割麦子一样,敌人一片片地倒下。1587年,在库 特拉有颗出了名的炮弹夺去了25人的战斗力;1758年,在 索尔多弗,有颗炮弹一下子炸死了40个步兵;还有1742年 ,在凯瑟尔斯多弗的那门奥地利大炮,每放一炮竟能轰死 70个敌兵。但是,要和大炮俱乐部的炮弹比起来,它们算 什么呀?还有,在耶拿和奥斯特利茨那些曾经决定了战争 胜负的炮,相形之下又有什么大不了的①?美国内战用的 才叫真正的炮呢!在葛底斯堡战役中,一门螺旋膛线大炮 射出一颗圆锥形炮弹,一下就干掉了173名南方士兵;在强 渡波托马克河的时候,一枚罗德曼炮弹把215个南方人送到 了极乐世界。说到这儿,就必须提一提大炮俱乐部那位德 高望重的成员,这就是常任秘书J.T.梅斯顿,他当时发 明了一种令人生畏的迫击炮,那玩意儿比别的炮都厉害, 第一颗炮弹试射出去就轰死了337人,虽说炮弹射出去之后 他的大炮自身也震成了碎片。 这些数字是颇具说服力的,难道还需要别的什么证据 吗?用不着。所以,统计学家皮特凯恩给出的数字也就很 容易接受了。他是用大炮俱乐部成员的人数除以被他们的 炮弹炸死的人数,结果是,他们每人平均炸死了2375又几 分之一个敌人。 从这个数字看很明显,该学术团体的目标就是:打着 博爱的幌子毁灭人类和改良他们认为是人类文明器械的战 争武器。这就是一群“死亡天使”,而且,看上去道貌岸 然。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