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作者简介
顾保国 复旦大学政治学硕士、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后,现任红旗文稿杂志社社长。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现代企业理论等。出版《伟大的梦想》《幸福论》《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研究》等10多部著作,在《求是》《红旗文稿》《党建研究》《学习时报》等****报刊发表学术文章100多篇,各类研究成果达200多万字。 崔友平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批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全国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出版《历史的轨迹》《熨平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等著作,主编《两个转变与通货膨胀和失业》《政治经济学》等著作和教材,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本书作者 崔华泰: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宏观经济与国民经济相关领域研究。在《Sustainability》《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上发表SCI和SSCI双索引英文论文两篇。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等CSSCI检索期刊目录上发表中文学术论文十余篇,参与撰写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报告2016》,并参与**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的课题11项。
内容简介
第四章 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往后难度越大,只有激发内生动力,才能让脱贫可持续、致富有干劲。近些年,全国各地在扶贫扶志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但当前不少地方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还不同步,贫困群众脱贫主体意识还比较淡薄,“等靠要”思想还比较突出,脱贫能力不足,帮扶工作中存在简单给钱给物的做法,陈规陋习影响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不解决,直接影响脱贫质量成色,影响持续稳定脱贫,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势在必行。 首先,加强教育引导,开展扶贫扶智行动。治贫要先治愚、治贫必须治懒,要引导贫困群众增强脱贫主体意识,这方面有的地方创办了农民夜校、讲习所,通过这些平台弘扬自尊、自爱、自强精神,各地可以大力推广。 其次,改进扶贫方式,扶贫项目要让贫困群众多参与。动员贫困群众*多投工投劳、多劳多得,不能不劳而获。对*大多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不能通过发钱发物的方式帮扶。对**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必须通过保障兜底,但对大多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该鼓励通过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后,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要让贫困人口有技能,可以通过发展产业、就业等,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同时把不履行赡养老人义务的人,虚报冒领扶贫资金、严重违反公序良俗的人列入失信名单,加大惩戒力度。 1.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学习读物 习近平***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2.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为摆脱贫困、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本书***多角度深入剖析了当前脱贫攻坚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回答了脱贫攻坚中“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重点问题,为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 3.本书内容生动有趣,语言通俗活泼,设有知识链接、典型案例、专家观点、延伸阅读、深度思考等特色板块,趣味性十足,有助于读者理解内容;本书装帧精美,采用特种纸双色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