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速读(皇权相权)](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01104/14/20201104144052195.jpg)
出版社: 台海
原售价: 70.00
折扣价: 40.60
折扣购买: 中国史速读(皇权相权)
ISBN: 9787516827178
覃仕勇,著名文史作家,广西作协会员,今日头条号“覃仕勇说史”,已出版历史著作30余部,代表作:中国史速读系列《皇权相权》《至尊红颜》和熬通宵读史系列《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晋史》《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汉史》《熬通宵也要读完的三国史》《大宋史》《大元史》《大清史》等。
真实的历史上,项羽未必是自 杀。 “项羽自 杀”之说,最先出自司马迁一家之言。 司马迁“抑刘扬项”,他内心厌恶刘邦,就蹩足了劲来赞美项羽。 但项羽终究是个失败者,怎么赞美一个失败者呢? 根本难不倒一代文豪司马迁。 他把项羽的失败归咎于天,归咎于时运不济。 所以,他把项羽的死写得特别悲壮。当然,也写得破绽百出。 比如说,刘项在荥阳鏖战连年,明明刘邦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汉军已经迂回包抄并占据了项羽的大后方,项羽后路已绝粮运不继灭亡在即。 司马迁笔锋一转,却把粮运不继的困境写到刘邦头上,说刘邦向项羽跪地求饶,项羽因此以鸿沟为界。 说不通啊,说不通。 只能说,以鸿沟为界的协议根本不存在。 如果存在,也只是项羽向刘邦求饶,而刘邦为了麻痹他签定下来的。 还有,说刘邦用“四面楚歌”的伎俩来瓦解项羽的军心。 “楚歌”怎么会瓦解到项羽的军心呢? 项羽的军是楚军,听到乡音,应该士气更加高昂才对呀。 另外,几十万人一起唱楚歌,听得出这是楚歌吗? 最不可思议的是,项羽明明还有十万之众,只因为听到了“楚歌”,他做了可耻的逃兵,带着八百骑兵偷溜了。 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司马迁挥起如椽巨笔,通过“楚歌夜警”“虞兮悲唱”“阴陵失道”“东城快战”“拒渡赠马”“赐头故人”等一系列情节,把项羽的逃兵之举写得无比壮烈。 因此,与其说《项羽本纪》是一篇史传,还不如说它是一篇小说! 司马迁似乎也知道自己这篇“小说”写得太过花团锦簇、太过目炫神迷了,另外在《高祖本纪》和《樊郦滕灌列传》中透露出了项羽的另一种死法:项羽在垓下大败,他带着十万大军且败且走,一直败退到东城,项羽被斩,楚军八万被歼。 《樊郦滕灌列传》还提到一个细节:灌婴手下五名骑将共斩项羽。 注意,东城古城遗址在现在的安徽定远东南,与乌江之间约距二百四十华里。 从这两个地方的记载来看: 一、项羽不是死于乌江,而是死于东城!二、项羽是他杀! 王权没有永恒,城墙终将破裂! 曹操本性真是夏侯? 刘备到底是不是汉献帝的叔叔? 陈后主到底有多荒唐? 宋仁宗真的是一位仁君? 小明王之死是怎么回事儿? 光绪帝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的逻辑,一次性看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