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富兰克林(附光盘中英双语版)

谁是富兰克林(附光盘中英双语版)
作者: (美)丹尼斯·B.弗雷丁|译者:胡宜之|绘画:(美)约翰·欧布莱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19.80
折扣价: 11.50
折扣购买: 谁是富兰克林(附光盘中英双语版)
ISBN: 978755022737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752年6月的一天,一场暴风雨逼近费城。 天空渐暗,雷声震得窗户嘎嘎作响,人们纷纷跑回 屋里。但在瑞斯街和第二街转角的一栋房子里,有 两个人却准备到外面去。一位是四十六岁的本杰 明·富兰克林,另一位是他二十一岁的儿子威廉(又 名比利)。 比利拿起一个模样怪异的风筝,这是他父亲 提前做好的,就是为了等待这样的暴风雨天气。 风筝的顶部有一根突出的金属线。风筝线尾部则系 着一把金属钥匙。富兰克林抓起一个罐子,塞在 他的外衣里。两人拿着风筝和瓶 子,冲进大风雨中,跑到一片田野里 停了下来。 比利在田里来回跑了三次,试图让风筝飞起来。 最后,风终于把风筝吹上了天。 风筝向上飞升,越飞越高,很快 成了云中的一个小黑点。富兰克林从 儿子手上接过风筝线。然后,他们进 入附近的一间小屋里等待。 富兰克林手里拽着风筝,他和儿 子既兴奋又害怕。在儿子的帮助下,富兰克林想解 答一个老问题:闪电和电是一回事吗?他 猜想它们是相同的。他俩希望这个飞 在暴风雨中的风筝能够证明这一点。 富兰克林相 信雷雨云中的电 会导致闪电。 富兰克林希望风筝上的金属线能从云层里导 电,电会沿着风筝线传到钥匙上,这时会产生火花, 他就能感觉到。但是这样的实验非常危险。万一一 道巨大的闪电击中风筝,结果会怎样?电流可能 会使富兰克林立即丧命,甚至连旁边的比利也无 法幸免。 闪电越来越近,富兰克林摸了摸钥匙,但他并 没感到有电火花。他又试了一次,还是没有感觉。 最后,暴风雨似乎就在头顶了。当一片乌云吞没了 风筝时,父子俩屏息以待。富兰克林捏着钥匙,依 然没有感觉。片刻之后,他突然感到一阵刺痛。以 前在实验室,他也有过类似的触电感。云层中的火 花让风筝通电了。火花沿着湿漉漉的风筝线,迅速 直达金属钥匙,富兰克林感觉到了。在比利的帮助 下,富兰克林证明了闪电就是电! 但是,父子俩没有停手。富兰克林拿出了放在外 衣里的瓶子。 莱顿瓶 这种瓶子叫莱顿瓶,可以用来储存电。玻璃瓶 上伸出一根金属棒。富兰克林用钥匙碰触了莱顿瓶 的金属棒,电从钥匙流动到瓶子里。他把电导人瓶 子后,便收回了风筝。然后,父子俩带着风筝和一 瓶子电回家了。 这个实验的消息很快 就传开了。富兰克林因为 证明了闪电就是电而远近 闻名。但是他并不满足, 现在他想降低闪电的危险 性。没多久,他发明了避 雷针。避雷针是一根固定 在建筑物顶端的金属杆。 如果有闪电击中金属棒, 电就会通过电线传导到地 面。这样,建筑物本身和 里面的人们都能免遭雷电 伤害。 富兰克林在自己的房子上安装了避雷针。到1752 年底,费城的其他建筑物也都装上了避雷针,包括州 议会大厦。后来,世界各地都开始安装避雷针。 风筝实验使富兰克林成了著名的科学家,避雷针 则让他成为著名的发明家。他被授予了许多奖章痢奖 项。因为富兰克林降低了闪电的危险性,有人称他是 魔术师或巫师。 对于这样的说法,认识富兰克林的人都觉得好笑 。对他们来说,他就是他们所熟识的那个富兰克林。 毫无疑问,他很杰出。但他绝对只是一个凡人,而不 是巫师。P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