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涛骇浪里的六道轮回(鉴真东渡传法)/大国海图人物志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徐凝所见的扬州之月,要是天下的明月总共有三 分,那么就 有那可喜可爱的二分都被扬州占了去,可见扬州的月 色之美。孤 独及所见的扬州总是让他乡之客流连忘返。陈羽所见 的扬州月 夜,总有悠扬婉转的歌声飘荡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杜 牧所见的扬 州则是一片春光大好,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景象。 有这么一个小少年,他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他会像其他 小孩子一样穿梭在扬州的大街小巷,或许他年少时还 很懵懂,还 没有明确的审美意识,但这些如画风景就像是人生的 底子一样沉 淀在他心田之中,陶冶他的情操,洗剂他的心灵,即 便日后历尽 艰辛坎坷,内心深处依然澄澈如故。这或许就是扬州 风光对小鉴 真的影响。 当时的扬州不仅风景如画,而且经济十分繁荣, 是当时唐王 朝名副其实的经济中心之一。扬州是联结江南和中原 的水陆交通 要道,一是因为有栈道直通扬州和其他城市,二是因 为京杭大运 河贯穿扬州。由于它是水陆交通的要塞,便实际成为 长江流域物 资的集散地。 首先,扬州的盐市非常繁荣。中国古代农业社会 的税收不外 乎那么几种来源,而盐税是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之一 。江淮以及 沿海是重要的产盐区,淮盐要运往全国各地,就得经 扬州,朝廷 在扬州还专门设立了盐铁转运使。 其次,扬州的药市也是驰名天下。著名诗人皎然 有首诗叫 《买药送杨山人》,最后两句是“扬州喧喧卖药市, 浮俗无由识仙 子”。唐人的传奇小说比较兴盛,很多凡人仙化都与 神药有关, 吃了某味药,即可得道成仙。皎然这首诗写的就是扬 州的药市大 多生意兴隆,红红火火,有些终日耽于幻想的人动不 动就碰到了 狐仙,其实是文人巧借现实素材纳入了文学虚构,从 侧面反映出 扬州药市的繁荣。 其三,扬州的珠宝市场十分发达。当时波斯人就 主要从事珠 宝买卖,唐朝的珠宝在波斯国受热捧。《太平广记》 中记录了这 么一件事:说有一个船夫,得了一枚珠宝,这枚珠宝 非常光艳, 照得人眼睛都快睁不开。船夫就想把它卖掉,他怕珠 宝太闪亮被 路人发现,就脱下了外套把它罩住,可是珠宝还是会 透过外套发 出光泽,于是他再脱下一层衣服,这才把珠宝的光泽 给罩住了。 他拿着珠宝去波斯人的店里,店主一看就被这光泽给 震慑住了, 开口价就是千缗铜钱,船夫哪料到会有这么贵。这个 小事说明当 时扬州的珠宝受到热烈追捧,尤其是受到波斯人的追 捧。 其四,就是扬州的手工业也非常发达。江南人以 桑蚕为业, 自古以来精于绦丝织绸,丝织业一直很发达,江南的 陶瓷器也有 着非常深的积淀,到了唐朝已经在黑瓷和白瓷的基础 上发展出了 黄瓷和花瓷。与此同时,江南的铸铜术也非常高明。 古时候没有 玻璃,可女人又天生爱美,除了在水里面照照自己还 有其他办法 吗?古人很早就发明出了铜镜,可是铜镜的效果往往 不那么理 想。这时候,扬州出产一种“水心镜”,它是一种在 江心所铸的 铜镜,千锤百炼而成,多一分力道就会碎掉,少一分 力道就不够 淬炼,工艺水准要求非常高。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工艺 水准,才使 得水心镜玲珑剔透,镜面非常光滑细腻,人看着镜子 里面的自 己,真真切切,估计比今天的玻璃镜面差不了多少, 据说连唐玄 宗看到了水心镜也爱不离手,不知道是爱镜子呢,还 是爱看镜中 的自己呢?水心镜名噪一时,但水心镜毕竟需要很高 的工艺水 准,因此价格也不菲,所以也只有王公贵族才会有, 贵族们只要 拥有一把水心镜就会产生极强的优越感。你看那些走 在街上随身 配着水心镜的,一般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身家地位。水 心镜流到国 外,外国人也惊叹不已。 说到外国人,就要提到扬州的最后一点,那就是 扬州是个 国际贸易城市。当时,由于京杭大运河的修成,内河 水陆畅通无 阻。而唐王朝是一个很开放的王朝,很乐意和世界各 国人民交 往。当时的外国使节一般是从长江口进入扬州,然后 从扬州才进 入长安洛阳。外国的商客一般也是将货物运到扬州, 先卖掉一大 半,剩下的一小半才会流通到其他城市。这些客商有 来自大食和 波斯的,也有来自日本和菲律宾的。可见,当时的扬 州是一个国 际贸易的大都市,北方有出长安经河西走廊到中亚各 国的一条国 际贸易线路,南方则有出长江过南海到波斯湾这么一 条海上国际 贸易线路。从以上几点就可以一窥扬州的富庶程度, 它绝对称得 上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