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大历史(精)
作者简介
大卫·克里斯蒂安(D**id Christian,1946— ) 牛津大学哲学博士,曾专*俄罗斯史及苏联史,自20世纪80年代起转向从大尺度钻研世界史,“大历史”(Big History)学派创始人,**大历史协会首任创会**。现任悉尼麦考瑞大学大历史研究所所长,麦考瑞大学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设计师兼首席主讲教师。2009—2013年,任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大学杰出教授”。 2008年,克里斯蒂安与比尔·盖茨一同创设“大历史项目”(The Big History Project),旨在中学阶段推广大历史教育,目前已在**——美国、澳洲,以及中国香港、北京、上海等——数千所大学和中学设立大历史课程。曾在世界各地做过多次大会的主旨演讲,包括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他所做的有关大历史的TED演讲《18分钟读懂大历史》(The History of Our World in 18 minutes)已有近1000万人观看。 主要著作有《时间地图》(Maps of Time: An Introduction to Big History)、《极简人类史》(This Fleeting World: A Short History of Humanity)、《起源:万物大历史》(Origin Story: A Big History of Everything)等,深刻影响了大众读者对人类历史的认知。 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H. McNeill,1917—2016) 一代历史学家、**史研究奠基人、世界历史学科的“现代开创者”,曾担任美国历史学会**、美国世界史学会**。在**史方面的研究卓然有成,德高望重,与斯宾格勒、汤因比齐名,被誉为“20世纪对历史进行世界性解释的巨人”,开辟了一个西方世界史学的新时代。 1963年,威廉·麦克尼尔以一部《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The Rise of the West: 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mmunity)一举成名,并因此获得美国**图书奖。此后,他笔耕不止,迄今已出版30多部作品。1996年,因其“在欧洲文化、社会和社会科学领域里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伊拉斯谟奖。2010年,美国总统***为他颁授**人文勋章,以表彰其在人文科学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 其他主要作品有《世界史》(A World History)、《瘟疫与人》(Plagues and Peoples)、《竞逐富强》(The Pursuit of Power)、《人类之网》(The Human Web,与其子约翰?麦克尼尔合著)、《追寻真理》(The Pursuit of Truth)等。 杰里·H. 本特利(Jerry H. Bentley,1949—2012) **历史学家,世界史大家。夏威夷大学历史系教授,世界史研究中心主任。他从1990年起担任《世界史》杂志的创始主编。研究方向为早期现代欧洲文化史和世界历**的跨文化互动。 约翰·R.麦克尼尔 John R. McNeill (1954— ) 美国乔治顿大学环境史教授,**世界环境史大家。与其父威廉·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世界史》作者)合著**史经典佳作《人类之网》,引发巨大关注。主要著作有《太阳底下的新鲜事》(Something New Under the Sun)、《蚊子帝国》(Mosquito Empires)、《大加速》(The Great Acceleration,与彼得·恩格尔克合著)等,并主编《**环境史指南》(A Companion to **obal Environmental History)。其中《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被《泰晤士报》评为“***的科学作品”,并荣获美国世界史学会2001年度*佳图书奖及森林学会图书奖;《蚊子帝国》获颁美国历史学会贝弗里奇奖,同年获得汤因比基金会颁发的人文学术及公共贡献奖。
内容简介
前言 导论 大历史 大历史的研究将人类与地球的历史置于一个尽可能大的语境中,也就是宇宙。1991年,大卫·克里斯蒂安在他发表于《世界历史杂志》(Journal of World History)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大历史”(big history)这一术语。不过,早在20 世纪80 年代,他在其所教课程中已经使用了“大历史”这个概念。 典型的大历史课程可能会探究大历史的范围和视域。这样的课程一般从宇宙、恒星和银河系的起源讲起,概括叙述现代宇宙学和天文学的某些核心思想。每当在濒死的恒星和超新星上发现新的化学元素,便能发现化学成分*为复杂的星体,比如行星,并由此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地球科学和生物学。大历史课程探究地球的起源及其历史,以及地球上的生物的起源及其进化。地球是迄今为止我们**确知存在生命的行星。作为智人这一物种,我们自身的进化也顺理成章地形成了人类史。在这样的宏大叙事之中,人类史的独特性异常显眼,因为我们能够发现隐藏在传统历史教学范畴中的宏大模式。我们发现人类这一物种如何展现出一种持续适应和*新的独特能力,这种能力保证其成员从生物界获取越来越多的资源,从而能够生养*多的人口,并*终创造*为复杂的人类共同体,而且在一个复杂但强大的反馈循环中*迅速地产生新的适应性。这种通过文化变革一直在加速的适应进程在农业文明出现后的*近一万年显而易见。不过,这一现象在旧石器(觅食)时代已经出现,由于技术的变革使得人类的祖先可以定居于除南极之外所有的大陆。如今,我们已经发现,人类持续适应和加速*新的显著特性也有其危险性。因此,大历史课程必然就人类的未来及其与生物界的关系提出大量的问题,也涉及我们的地球和整个宇宙的未来。 20 世纪80 年代末,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埃里克·蔡森(Eric Chaisson)主讲过大历史课程中的其中一门课程;澳大利亚的大卫·克里斯蒂安和美国的约翰·米尔斯(John Mears)紧随其后。(实际上,克里斯蒂安在其发表于1991 年《世界历史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创造了“大历史”这一术语本身。)时至**,这种课程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仍比较罕见。开设大历史课程的**有俄罗斯、荷兰、埃及、澳大利亚、印度和韩国;地质学系也开设过类似的课程[ 比如沃尔特·阿尔瓦雷斯(Walter Alvarez)开设的课程]。开设这些课程的原因在于,或者说至少部分原因在于,学生一方面渴望获得关于过去和学术研究的*为一致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渴望获得有助于避免因现代教育和学术研究而造成的知识过分碎片化的方法。 普世史:一个古老传统 如今,大历史可能看起来很异类。然而,它所探索的问题却很古老。我们所知的多数社会利用他们掌握的*佳信息去建构连续统一的历史叙述(关于过去的叙述),从而解释人类所栖居的宇宙的存在物及其性质,以及我们所隶属的群体。这正是传统的造物主神话所讲述的故事。所有的读写文化也在多层面上创造了关于起源的相似叙述。根据基督教的宇宙学说,这个宇宙大约已经有5000~6000 岁,而地球是其中心。在过去的1500年里,这个故事为基督教世界的历史思想提供了基本的框架,时至**,一些人仍然在同样的框架中思考问题。即使在科学革命已经削弱了基督教宇宙观的可靠性之后,历史思想家仍然继续建构关于空间和时间的普世地图,只不过现在他们将之置于*加世俗的思想传统之中,其思想依据来源于牛顿科学。普世史诞生于启蒙时期,在19 世纪得到发展。这一时期既*到黑格尔写作风格的影响,也*到卡尔·马克思写作传统的影响。甚至被认为是现代史学先驱、开创历史学“事无巨细,悉查本末”的实证研究传统的兰克(Leopold von Ranke)也坚持认为,历史研究的*终目的应该是普世史的创立。毕其一生,兰克都在试图撰写这样的历史。 然而,**,这种撰写普世史的古老传统却鲜有人提及。它在19世纪末突然**消失了。至于其消失的原因,人们依然不太清楚。民族主义的视角阻抑了对各种社会共性的探究,而*注重地理和文化的个性。随着自然科学的地位*渐提升,它也在严谨性和**性方面提高了所有学科的标准,同时也揭示了普世史实证基础的不足,哪怕是其*有意思的叙述都存在实证基础不足的问题。于是,历史学家们开始抛弃宏大的、推理式的历史叙事,转向详细的实证研究。他们效仿兰克的研究传统,将学术研究建立在档案研究的基础上。 植物和动物的驯化 人类*重要的生存技巧之一是驯化他们的环境。驯化基于人类的偏好,改变植物和动物与生俱来的自然习性和特征。植物和动物驯化的*早例子可以追溯至几十万年前,那些生活习惯的改变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仍然存在。 植物和动物驯化是人类历***基本的生存改变。人类以采集和狩猎维持生存长达10 万年甚至*长。然后,到*新世(公元前190万年—公元前1万年)末期,少数地区的人分别开始控制和培育他们迄今为止采集过的物种。公元前12000年—公元前5000年,食品生产开始替代食物采集。在人类获得***的掌控自然世界的进程中,人口数量呈几何级增长。但是,适应性的成功是以生态失调、新的传染病和加速的环境破坏为代价的。 驯化在一个单独的有限区域里产生,然后向世界其他地区扩散,这一理论已经被证实不足为信。现在看来,植物和动物驯化是分别发生的,然后在六个甚至以上主要的“源地”(hearths)—西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东南亚半岛、东亚、中南美洲和南美安第斯山脉—重复这一过程。后来,在诸如北美东南部和南亚这类次级“源地”中发生了*加有限的驯化。 确定这些“源地”的位置比找到为什么这些地方会产生如此深刻的适应性变化的原因*容易。人种学(有关人类文化的研究)记录表明,一般来说,食物采集者不耕种,除非新的环境使得采集食物变得困难或者不可能。因此,在*新世末期,食物采集系统向食物生产系统的转变可能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哺乳动物灭*、海平面上升和人口的显著增长也大约在这一时期发生。考古学家马克·科恩在1977年断言,虽然史前食物采集者人口增长贯穿整个*新世时期,但是,只是在这一时期末期,当气候和环境变化削弱了现有的采集经济时,人口增长对食物资源的压力才变得至关重要。随着环境逐渐失去其生产力,人口压力迫使食物采集者增强和扩大他们的维持生存的活动。根据经济史学家弗雷德里克·普赖尔(Frederic Pryor)在1983年的说法,这种增强生存的活动可能就包括强化动物和植物,其目的在于:1. 降低因过分依赖*益不可靠的野生食物而产生的风险;2. 用在其他季节栽培的食物补充主要在某个季节才有的野生食物;3. 利用那些不能充分从事初级食物收集活动的社会边际劳动力;4. 甚至只是单纯地增加饮食的多样性。 在那些长时期驯养和培育合适的再生性物外的地方,可能的结果就是驯化。不过,并不是所有学者都接*“粮食危机理论”,而是认为有其他因素,包括人类适应体系内的人口增长、分化和专门化,或者人类对环境创造性的可控性。 植物驯化 无论出于何种理由,当人类开始系统地播种他们收集的种子后,他们在有机物与环境的自然选择因素之间加入了人类选择的因素。 丰收时期一个常见的程序是耕种者检查他的田地,仔细地选择种子,保存起来,作为下一个播种期的种子。田地里剩下的收获则是为了消费。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就是**的。对下一代有用的人口的组成部分是那些由耕种者选择的部分。而其他的部分则会从基因库中被清除。(哈伦、德威特和施特勒,1976年,第8页) 因此,在野生状态时通常会被淘汰的基因突变开始在耕种者的田地里*到欢迎。在野生小麦、大麦、燕麦或者黑麦等野生禾本科植物中,种子的扩散机制在耕种中首先被改变。野生谷物具有极好的散播成熟种子的方式,因为自然选择仅仅允许那些具有有效散播机制的植物基因传播给后代。虽然阻止种子散播的基因突变在野生植物的每一代都发生,但是,它们只对携带它们的植物后代是致命的。然而,具有阻止种子散播的野生植物很容易被人类收集。正是它们的种子被采集者不经意地选择了。当采集者将种子播种到田地里的时候,这样的突变开始幸存下来。播种可能首先是由采集者完成的,他们把野生谷物引入自然之外的环境中生长。无论什么原因,当采集者开始保存和播种他们收获的一些种子时,越来越多的抑制散播突变集中到谷物中。各代的无意识的人类选择在遗传上改变谷物,并且增加了收获量,进而提高了每单位劳动成本的产量。 收获者也无意识地促进了始终如一的种子成熟率。野生谷物种子不会同时发芽,而是倾向于在整个生长季发芽。有些甚至会蛰伏多年。耕种的谷物则一次性被收获。在收获季长出*多种子的单株植物对下一代的贡献*多。以这种方式,收获缩短了种子发芽的周期,并且缩短了持续时间很长的种子休眠期。 在栽培的谷物中,种子变大的趋势也很常见,尽管不**普遍。驯化种子变大部分归因于人类在播种时选择*大的种子进行播种,但种子变大也是种子间竞争的结果。种子的大小与种子的生存能力有密切关系,在苗*上首先发芽且生长*快的幼苗*可能对下一代贡献基因。 除了这些无意识的选择行为之外,由于耕种者在口味、颜色、加工便捷性和存储方面的偏好,其他各种各样的因素被强加进来。作为一般准则,人类*常使用的植物是通过人类选择改造*多的那些植物。因此,在玉米穗、甘薯块茎或者豌豆荚和这些植物的野生祖先上的类似植物器官之间几乎没有相似之处。驯化植物已经被人类的选择塑造了。随着时间流逝,这一进程以或大或小的程度进行着,植物丧失了在它们的生命周期中没有人类直接干预情况下的生存能力。 驯化的小麦是一种小麦属禾本科谷物,已被证明是人类历史中*重要的驯化植物。然而,微小的遗传差异把野生小麦和驯化的小麦区分开来,它们可能很乐意包含在同一物种中。这种遗传邻近性表明,驯化小麦既简单又迅速。考古学家戈登·希尔曼(Gordon Hillman)和植物学家斯图尔特·戴维斯(Stuart D**ies)1990 年对驯化率的测定实验表明,野生单粒小麦和二粒小麦可以在20~200 年里被**驯化。相反,驯化玉米或玉蜀黍似乎要花上2000 年以上的时间。 玉米(玉米属)是由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地区的多年生野生禾本科植物进化而来的。关于玉米可能由什么进化而来的*早证据是来自公元前5100 年的一个花粉剖面。在考古学上,*早确定的玉米遗址是古伊拉·纳奎茨(Guilá Naquitz),它位于墨西哥瓦哈卡的一块干燥岩石上。这些小小的穗子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前4200 年,并且来自植物的早期驯化阶段。直到大约公元前3000 年,玉米似乎才被**驯化。从那时候起,玉米在北美和南美得到广泛的培植。南瓜(南瓜属植物)是另一种新世界中来源不详的植物(即某种生物在分类或种类上的野生祖先不详),它*早种植于公元前8000—公元前6000 年。相较之下,玉米驯化的缓慢进程也算是显著的了。 1.前沿而可靠。“大历史”理念创始人大卫·克里斯蒂安主编的大历史经典读本;威廉·麦克尼尔等众多**学者共同创作宇宙、生命和人类的大历史。简洁易懂,短小精悍,前沿而可靠。 作为大历史理念的提出者,大卫·克里斯蒂安对大历史的理解深入独特。读本的创作者涵盖威廉·麦克尼尔、杰里·本特利、拉尔夫·克鲁瓦齐耶、约翰·麦克尼尔等各专业领域声望卓著、根基深厚的学者,在内容质量坚实的基础上,跨界思考,变革与前瞻性强。 2.新视角与新模型,*新了科学与历史学既有的知识体系。 《简明大历史》从宇宙学、创世神话和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的“盖亚假说”到冰期、灭*、移民和“人类世”,告诉我们为什么当今那么多地质学家认为在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这个世界就进入一个新的地质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类活动不知不觉成为生物圈变化的关键力量。大历史使用通用模式或趋势,研究从宇宙大**到当下的历史,树立起全新观念与思考视角,*新我们既有的知识体系。 3.观点颠覆,话题新锐,将有料、有趣的干货用大历史的框架巧妙结合。 随着“大**宇宙论”的兴起,天文学变成了一门历史科学;“板块构造论”重新确认了地球科学的历史特性;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发现探明了生物进化的本质;集体学习的能力是人类这种非凡物种的闪光点;放射性测定年代技术造就了“时间计量革命”,让我们触摸久远过去的想法成为现实,大历史由此成为一门可靠的新学科……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干货内容,让《简明大历史》这本书具备了很大的吸引力。 4.博学奇妙,畅谈未来,多学科融合带来全新阅读体验。 *注重讨论未来与变革,立足当下,延伸时间,拓展视野。大历史看似属于历史,但又颇具叛逆地突破了传统的历史场域,带来全新的思考和趣味。如讲宇宙历史,深入天文学和物理学的思考体系;讲冰河时代,则要延伸入地质科学;讲智人起源,则涉及人类学。博学轻松,引人入胜,对人类未来的探索与畅想,能给人以奇妙的启发。 5.高***与高可读性,一本书标明大历史地图上的众多知识点。 《简明大历史》对宇宙、人类与历史的思考是开放的。我们也可以在这一本书中,接收众多大学者睿智的思考,读他们笔下的风趣故事。虽然有一本正经的历史叙事和理性的科普思考,但*大部分文字都有很强的可读性。如“创世神话”“盖亚假说”“动物驯化”等趣味主题涵盖众多知识,也极具故事性。 6.亲和力强,适合全年龄段阅读,轻松而富有想象力。 启发思考,引发对大历史的兴趣。历史学家们怀着对人类乃至生命奥秘的好奇,用科学的眼光,在过去中寻找未来发展和变革的种子。不论成年人还是儿童,都适合读读《简明大历史》,从中感*历史学家们与以往不同的、*热情洋溢的一面;也能*加深入和细致地了解我们自身的起源。 7.简明而不简单,立足现实,对中国读者有启发价值。 对气候环境的思考、对生物灭*的反思、对人口与环境的分析,都有很强的问题意识,贴近现实。大历史学者对现实问题的剖析简明而不简单,值得中国人阅读和思考。在现实感的维度上,这本有故事、有思考、风趣奇妙的《简明大历史》也有着自身独特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