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界·琢玉成器:考古艺术史中的玉文化
作者简介
苏芳淑(Jenny F. So) 出生于香港,获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及博士学位,在罗樾(Max Loehr)教授的指导下,专攻新石器时期至青铜时代的早期中 国艺术史研究。1990 年至 2000 年任史密森学会佛利尔 - 赛 克勒美术馆中国古代艺术部高级策展研究员。2001 年起任香港 中文大学艺术系讲座教授及系主任,2002 年起兼任香港中文大 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2013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馆长。 2015 年荣休后定居美国。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兼职教授,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代表性著作有 Early Chinese Jades in the Harvard Art Museums (2019), Eastern Zhou Ritual Bronzes in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 (1995), The Great Bronze Age of China (1980).褚馨 现任上海博物馆展览部副主任,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项目资助专家库成 员。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学士,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博士。主要从 事中国古代玉器研究、海外文物流传收藏历史研究以及国际性展览的策 划与实施。论文发表于《考古与文物》《华夏考古》等中国社科人文核 心期刊以及国际学术期刊,参与过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美国汉庭顿图 书馆、哈佛大学美术馆、上海博物馆中英文展览图录的撰写、翻译和编辑。代丽鹃 现任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考古系学士,香港中文大 学艺术系博士。研究兴趣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器物研究,区域文化交流, 早期族群互动等主题。发表《早期玉剑具研究》《成都平原小型青铜兵 器研究》《“蜀郡西工”铜器渊源及相关问题》等研究论文。许晓东 2013 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副馆长、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文 系学士,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博士。原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研究馆员。主 要从事中国古代玉器、金银器、琥珀及明清宫廷工艺、中西古代艺术交 流研究。出版专著《辽代玉器研究》《中国古代琥珀艺术》《故宫玉器 图典》,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策划“仙工奇制:故宫博物院藏痕都 斯坦玉器”“有凤来仪:湖北出土楚文化玉器”“黄金为尚:历史、交流、 工艺”等展览十余个,并编著同名展览图录。
内容简介
★ 热点:全书囊括了近年来国内考古重大考古发现中涉及的文化遗存,比如属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红山文化,与商代同时期的三星堆遗址等。 ★ 稀见:现藏美国哈佛大学美术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等海内外公私藏玉器多有涉及。 ★ 细节:全书以时间为线索,每每从不同时期玉器的细节处着眼,比如独特的器形解读,特殊时期的装饰图案等。并用翔实的图文材料解析文化的问题。 ★ 深度:玉器的功能既有装饰,又寄托观念,本书即通过十个问题,引发玉器在制作与收藏中,留传下来的反映不同地域与民族交流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