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诱惑--青少年如何抵制不良嗜好/心灵绿茶系列
作者简介
黄苏涛,江苏人,大学文化,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河南江河教育集团总裁。曾荣获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首届河南十大教育名人,2007年3月被 聘请为“西部教育顾问”,先后有30余篇论文在全国、省、市有关刊物上发表。
内容简介
小王的爸爸是市里的书记,有一天晚上,当全家人在饭后坐在客厅里 休息时,邻居章叔叔推门而入,并带来了精品白沙、白沙银世界、白沙金 世纪,甚至几十元一包的芙蓉王等许多名牌的香烟。原来他的女儿今年没 有考上重点高中,便委托小王的爸爸帮忙,为了表示一点点敬意,便为其 带来诸多名牌香烟,并客套地说道:“王书记,小小礼物,不成敬意,请 您千万要收下……”接着他们便寒暄起来。 在平日的生活中,类似此类的事情不胜枚举。“自吸香烟任汝尝,托 人办事送高档。”“受人之托忠人事,烟好情深事吉祥。”对不少吸烟的 人们而言,他们在无形中把香烟看作人际交往的需要,看作联络人与人之 间感情的纽带。他们认为出门办事,探亲访友,陌生人初次见面,相互敬 上一支烟,能有效地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吸烟、递烟起着社交润滑剂的作 用,因此,他们不愿放弃吸烟。 专家调查的数据令人感到无比吃惊:42%的人认为最主要原因是工作 、生活上扩大交际圈的需要,35%的人认为,自己给别人递烟的目的是想 拉近距离。对此,有人指出,解决社会上人们对吸烟的认识,才是解决青 少年吸烟问题的关键。 “在大学里同学、朋友间吃饭时互相敬根烟,我们都很难拒绝,一不 小心就伤了感情,以后关系就不好处了。”对此,江西某高校的一名大三 学生小刘感到非常无奈,“虽然还没有毕业,但我们对社会上一些与烟酒 文化相关的潜规则也略有知晓。没办法,马上就要开始找工作了,不管喜 不喜欢,我们都必须先熟悉这种社会上认可的交际方式。” 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及人类社会是这样生成的:“天地氤氲(烟气盛), 万物化醇。”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成为朋友,固然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因 素是相互信任。人与人交往沟通的桥梁、纽带就是相互之间的真诚,因此 ,香烟并不是人们交往的纽带。 香烟不是社交润滑剂 古人曾这样说过:“无酒不成仁义”。在现代中国,有些人们认为, 无烟不成“交际”。他们认为在任何一个社交场合,如果没有香烟的活跃 身影,简直是不可想像的。他们认为香烟是家庭待客的必需品,少了它就 少了一份热忱;香烟是朋友相见时启开话匣子的钥匙,少了它就少了一份 友情;它是谈判桌上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少了它就少了一份坦诚。总而言 之,在他们的心目中,仿佛认为香烟就是一种无形的社交润滑剂。 一支普通的烟,在两只手一伸一接的那一刹那,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这时,它已不是一支简单而又纯粹的香烟,而是一种礼节、情意、世故、 恭敬,或是某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深奥而浅显的东西。 在不知不觉中,香烟就这样成为了沟通人际之间心灵联系的“信息公 路”,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它还是一支神奇的魔杖。一支香烟,不仅可以 使冷冰冰的脸上点燃阳光一样灿烂的微笑,还可以接通两根最隐密的神经 ;一支香烟,不仅可以轻而易举地撕开心理的防线,还可以排山倒海般地 攻克感情的壁垒;一支香烟,不仅可以偶然地钓起天大的方便,还可以意 外地网来地大的便宜……这香烟真是法力无边,魔力无限,恐怕西天的如 来佛祖也得自叹弗如了。难怪连从不吸烟的人们外出办事时,特别是有求 于人时,都不会忘记带上它,仿佛没有它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自 己将会寸步难行。与此同时,奉烟也从一般的礼节跃升到了一个崭新的层 次:质的突破——阿诗玛、红塔山、万宝路、三五、大中华,直至数十元 一盒的极品烟;量的突破——奉一支、撒一把、扔一盒、甩一条、搬一箱 、拖一车等。于是,许许多多奥秘便随之不再成为奥秘。P01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