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少儿
原售价: 19.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乌丢丢的奇遇/我喜欢你金波儿童文学精品系列
ISBN: 9787534637216
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集》等;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影子人》《白城堡》《追踪小绿人》《乌丢丢的奇遇》等多部;散文集《等你敲门》《感谢往事》《心往哪里飞》《寻找幸运花瓣》等;评论集《幼儿的启蒙文学》《能歌善舞的文字》等;选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作品精选》以及《金波诗词歌曲集》等。曾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很好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老诗人吟痴先生清晨起床,刚把脚伸进他厚厚的 棉拖鞋里,一下子就愣在了那里,眼睛瞪得大大的, 一眨不眨地盯在地板上。 “这是什么?” 其实,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 一排脚印! 脚印很小,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小娃娃的脚印。 在老诗人的想像里,那孩子的小脚丫,一定是胖 胖的、软软的,握在手里热乎乎的。 他下了床,蹲在小脚印旁边,小心翼翼地伸出手 去摸一摸,那些脚印并不柔软,也不热乎,相反,因 为留下的都是一些泥脚印,有些湿湿的、黏黏的。 他站起身来,目光沿着脚印追踪过去,他发现脚 印一直延伸到窗前。窗子虚掩着,一推,就开了。他 还发现窗台上也留着一个小小的泥脚印。 他坐在一把旧藤椅上,点上烟斗吸起来。耳朵再 也听不见窗外的乌叫声、风声、虫鸣声。脑子里一片 空白。 他本来想,一起床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昨夜 梦中想起的几行诗先记下来。现在全忘了。 他想了很久,勉强记起这么两句: 就像迈开左右脚, 一步步走上前去。 可这是什么意思甲比喻什么?他现在完全想不起 来了。这对于他来说,等于丢失了一首好诗,说不定 是他尚未写出来的最好的一首诗。 他并不为此懊恼,以后的日子长着哪! 他现在最关注的还是这一排小脚印。 他不再想他丢失的诗。他要弄明白的是昨夜谁光 临了他的寒舍?他来干什么? 他环顾房间的四周,一面墙摆满了书柜子,里面 是满满的书。另一面墙是一排多宝格,每一个格子里 都摆满了真真假假的古董。有的也说不上是什么古董 ,只能算是他的收藏品。 说起收藏品,每一件都与怀旧情绪有关,比如一 块石头,记录的是他的游踪;比如一件木雕,记录的 是当地的风土人情。 在他的收藏品中,有两件他最珍爱:一件是母亲 留下的针盒,一件是一个小姑娘送给他的木头套娃。 前者是母亲的遗物,后者是童年记忆的见证。 他有一个奇特的想法,他相信他的每一件收藏品 都有灵气儿,可以告诉他许多秘密。 现在,他开始求助于他这些有灵气的珍宝了: “谁能告诉我,昨天晚上谁到我家来了?” 他用大烟斗指了指地上的小脚印。 没有谁回答。他们从不说话。但他们可以做暗示 。这暗示只有吟痴先生懂得。 老诗人很失望。他甚至有些伤感。当他最需要帮 助的时候,为什么却得不到呢? 但是,他很快就说服了自己:我要自己去寻求答 案。我的答案就在我的想像中。 他又点燃了烟斗。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慢慢地吐 出了一个个烟圈儿。他闭上眼睛,想像着自己的灵魂 在烟圈里穿来穿去地飞翔着。 突然,他睁开眼睛,他又有了一个新奇的发现: 这都是左脚的脚印啊! 没有右脚的脚印。难道这个人只有一只脚? 他陷入了沉思,仿佛看到了那个一跳一跳的“独 脚”娃娃。可是,既然他是“跳”着来的,我怎么会 没听到他的脚步声呢? 他又想起他梦中的那两行诗,怎么偏偏是“迈开 左右脚”呢?明明是一只脚啊!有什么暗示吗?这一 切都太蹊跷了。 吟痴先生心神恍惚了。他无法完成今天上午的“ 诗作业”了。 他每天一早都要出去散步,想一想昨夜梦见了什 么诗句,或者看到什么值得写成诗的事情,回到家中 就伏案写作,直到中午。 但他对于自己的诗,一向要求十分严格,写完了 大多扔进了字纸篓。 他每天都扔掉许多废诗稿,所以他的诗篓子特别 大,大得可以藏进一个小娃娃。别人都叫它“诗篓子 ”。 今天是安不下心来写诗了,都是被这小脚印闹的 。 他穿着肥大的拖鞋满屋子走来走去,想发现一点 蛛丝马迹。他弄不明白,怎么会只有左脚的脚印呢? 这是个什么样的怪人呢? 吟痴先生从来很好奇,他常跟朋友说:“哪十白 半夜里有鬼来找我,我都愿意跟他一块儿喝喝酒、谈 谈诗。只是到今天,也没有鬼来拜访我。”他觉得很 遗憾。 他开始想像满屋子的小脚印,他给他取名叫“小 脚丫”,是个男孩,脏兮兮的;他是个孤儿,整天四 处流浪。他今天到我家来,就是为了偷些吃的。 想到这,他立刻冲进厨房,他相信在那里可以发 现一些新情况,帮助他破解小脚丫之谜。 他走进厨房,一切如故,案板上放着面包和水果 ,都原样摆着。看看地上,连个脚印都没留下,这证 明“小脚丫”压根儿就没来过。 “小脚丫”不是个贪吃的孩子。他好像对他又了 解了一些。不过,当他回到卧室,坐在老藤椅上的时 候,他对自己的种种猜测和想像感到很可笑。他自觉 不自觉地又进入了梦境。他是一个喜欢做梦的人,常 常把梦看做真,把真看做梦。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