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精美散文

2017中国精美散文
作者: 编者:张秀枫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5.00
折扣购买: 2017中国精美散文
ISBN: 978755682827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幽幽长者 余秋雨 早在1997年,我写过一篇题为《长者》的长篇散 文,记述当时还在世的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研究员张 可女士。这篇文章曾收入《霜冷长河》一书,但在后 来编印的选集、合集中都没有收入。理由是,重渎时 觉得文笔过于散漫拖沓了,不符合我的严选标准。 据我的经验,一个人重读自己以前的文章,如果 已经隔了十年,那么,特别在乎的是文笔,而不是内 容。内容已经熟悉,而遣字造句、口气表隋却还愿意 一再玩味,并决定是保留,还是遗弃。 再过十年,也就是相隔二十年,情况又会发生变 化。内容已经在记忆中模糊,因此又有了关注的好奇 。一关注,一些悠悠微光,又会撞击心灵。这就像墙 角淘汰多年的老家具,一直盖着灰布,也忘了是什么 东西了,偶尔掀开灰布,居然眼睛一亮。 那天,我不小心掀开了那篇旧文。 张可老师早已不在人世,学院里几乎没有人记得 这个名字,各种记录资料中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然 而,她实在是中国现代女性的一个特殊典型,比现在 被传媒反复描写、讲述的那些“才智丽人”“民国女 性”*有深度。因此,我决定重写一篇,不仅仅是为 了她个人。 张可老师并不担任课程,属于“教育辅助人员” 编制。当初导演系刚刚成立时,系主任吴仞之先生要 求设置一个“研究室”,专职人员只有张可老师一人 ,后来也没有扩充。张可老师是研究莎士比亚的,如 果导演系要排演某部莎士比亚戏剧,她可以提供一些 咨询。然而一年年下来,这样的机会一直没有出现。 因此,张可老师安静而空闲。来上班时,也独进独出 ,无人注意。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张可老师会顷刻成为全院焦 点,那就是外宾来访。 上海戏剧学院的外宾一直比较多,包括在尚未开 放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来的外宾多是表演团体,一 行艳丽妖娆,语言激动夸张,多数翻译人员都有点应 付不了。即使勉强应付过来了,后面却还有几个绅士 模样的高傲理论家,满口故弄玄虚的语言*让翻译人 员头痛。在这种情况下,学院领导总会低声吩咐:“ 叫张可来!” 张可老师一到场,外宾全都安静了,为她的美貌 。她肯定比林徽因滋润,比王映霞清秀,比陆小曼典 雅。面对外宾,她并不是热烈地一一握手打招呼,而 是迎着他们的目光,在他们五六步前站定,介绍自己 是莎士比亚学者,很高兴与他们在学院路遇,然后再 充满好奇地询问他们来自什么机构和单位。浅浅问答 几句,几乎和所有的外宾都粘连上了。而对那几个高 傲的理论家,她会故意多谈一些,不露声色地吐露出 让对方很难再高傲的专业素养。 她的英语,是标准的伦敦口音,却又增添了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