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茉莉(百年茶厂的匠心之路)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但是,命运总是不尽如人意。1916年,一向身体 康健的何天国突然染上重病,不久就溘然长逝。家里 的顶梁柱倒了,这个刚刚稍有起色的何家迅速进入因 病致贫、因贫致困的境遇。13岁的何培訚不得不辍学 到花炮店当学徒。儿时对茶叶经营的耳濡目染,让他 很快就表现出生意上的过人之处和少年老成。18岁以 后,他先后跟随当时知名茶商黄联钊、刘友敬学作茶 叶经纪人。在做茶叶经纪的过程中,这个年轻人极有 心计,他善于对茶的购销情况不断地分析统计,了解 市场的行情和偏好,同时,善于掌握买卖双方的心理 与规律,推销对方满意的产品。几年后,他就成为了 全福州市最有名气的茶叶经纪人,家庭的经济状况也 逐渐好转。 对于何家来说,这已经足够光耀门楣了,但何培 訚并不满足于充当茶叶经纪人。在做茶叶经纪的过程 中,何培阎敏感发现,福州茉莉花茶供不应求,特别 是对香气足、高品质茶叶的需求不断攀升。史料统计 ,1900年福州产茉莉花茶1500吨,此后呈上升趋势, 1928年增至6400吨。1914年以前,福州茉莉花茶年出 口量平均在250吨,仅1910年,经英国商人裕昌洋行 运销俄、英的就有54吨。1927年,福州茉莉花茶出口 量达到420吨,1928年达到570吨。 购销两旺的市场前景,让何培阎决定自行从事茶 叶生产。1925年,才22岁的何培阁就开始在做经纪人 的同时兼营自己的小本生意——茶叶生产。起先,何 家的茶叶还只是小批量生产,搭附在其他茶栈销售。 不久,何培訚自己设工厂生产花茶。他给何家的茶叶 作坊取名号“何同泰”。因为花茶的主要市场在北方 ,精明的何培阎便直接将自己工厂的茶叶运往天津, 托人代售。 这个白手起家的生意人虽然早已懂得商场各种八 面玲珑的潜规则,但他从一开始就相当自觉地遵循着 一条规矩——质量为本,并将此做为家训。日后在和 自己的孩子聊起“何同泰”时,何培阉还经常说起: “我们家没有什么势力,就得靠茶香质量在商场上立 足。” 因为“何同泰”茶叶花香质量高出同类厂家,何 培阁的生意渠道很快被打开。何同泰制茶厂刚成立时 ,花茶年产量不过二三十担,到第二、三年,何同泰 的年产量已经达到两三百担。 能从上百家小作坊中胜出,继而跻身一线,于对 茶叶质量要求几近严苛的“何同泰”而言,确实只是 顺理成章的事情。 从小在生意场上历练的何培阁胆大心细,善于总 结,容易接受并尝试各种新鲜事物。从开始做茶叶生 意时,他就明白提高茶叶香气质量的重要性。这种想 法让何培阉成了精制花茶的专家。在“何同泰”,花 茶窨制工艺的关键技术只有何培訚一人掌握,何将此 视为最重要的商业机密。 当时,福州茶叶制造商的花茶原料多数都是从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