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中国最出色企业:我的职业经理人生涯](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014/21/20221014215051551.jpg)
出版社: 当代中国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3.50
折扣购买: 办中国最出色企业:我的职业经理人生涯
ISBN: 9787515408002
李玉琢,一个以“办中国最出色企业”为毕生追求的职业经理人,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每一阶段,几乎都在一个具有某种时代标志性的企业有过工作、奋斗的经历,也曾与各类企业领袖人物共过事。在四通共八年,历任北京四通办公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深通公司总经理、四通集团副总裁。之后,南下深圳,转投华为。在华为的四年半中,先后任华为子公司莫贝克总裁、华为公司执行副总裁兼合资合作部总监、顾问,是任正非最得力的干将之一,做出了卓越的成绩。任北京利德华福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期间,将濒临倒闭的利德华福带到了中国高压变频器行业的第一。入职金风科技后,先后担任执行副总裁、常务副总裁、高级副总裁,兼天诚同创公司董事长,如今金风科技已成为中国发展风力发电的标志性企业。1992年,获“中国优秀民办科技实业家”称号;2001年,获华为授予的“创业纪念”金牌;2005年底,获中国高压变频器行业唯一的“年度风云人物”称号;2008年底,获金风科技授予的“总裁特别提名奖”。
引 子 1987年3月,当我从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虽不显赫却也足以让许多人奋斗一辈子的岗位——研究一部主任(正处级干部),投身到前途未卜的四通公司时,我此生的主旋律就注定与民营企业的创建与管理联系在一起。幸运的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每一阶段,我几乎都在一个具有某种时代标志性的企业有过工作、奋斗的经历,也曾与各类企业领袖人物共事过,我的故事与他们的故事组成那个时代的乐章。当我以一个退休者的身份回味这一切时,仍然会感到热泪盈眶、激情澎湃。 今天,恐怕已经没有几个人知道四通了,尽管四通的名字似乎还在。可是退回到四十年前,改革开放之初,整整十几年间,四通是那一时代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它如日中天的兴盛和无可奈何的沉沦有几人知晓其缘由?所幸,我在其中奋斗过八个年头。 今天有很多人知道华为,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它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最突出的代表。一年三四千亿元的收入,上百亿元的利润,十几万人的规模,它所创造的奇迹让中国人自豪的同时又引来无穷无尽的猜想。所幸,在它发展的重要阶段,我曾为它工作过四年半,与企业强人任正非有过许多近距离的接触。 2011年底,世界著名企业施耐德以6.5亿美元收购了利德华福,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企业。实际上,十几年前它还是一个即将倒闭、惨不忍睹的企业,仅仅用了五年多的时间,就在中国高压变频器领域独树一帜。有幸,我为拯救这个企业工作过五年半。我在这个企业与投资者有过极为成功的合作,也因与投资者的分歧分道扬镳,还差一点身陷囹圄。 今天有许多人知道金风科技,它是中国发展风力发电——新能源的标志性企业。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它在风电领域的顽强坚持,迎来中国乃至世界新能源发展的春天。有幸,在它走出新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时候,我投身其间为它奋斗五年多。而这个企业的有趣在于,在深圳和香港两次顺利上市之后,都有过头脑发热和急躁冒进,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从1987年3月我“下海”四通,到2011年11月从金风科技退休,我在企业界工作了24年。24年来,我并没有像绝大多数人那样把自己看成一个简单的打工者。无论在任何岗位,包括很低的职位,我都能以企业主人的身份,从这样的角度,以这样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开展工作——如段永基所说,动脑子办企业。正因为此,我的工作总会做得与众不同,生气勃勃,几无败绩。也正因为此,也会时不时与某些企业领导者有所摩擦。因为在我看来,我的思路和方法有时也许更高明一些。但这并不妨碍我与他们的成功合作。 1995年5月,当我泪流满面地离开四通时,副董事长李文俊代表公司专程到深圳劝过我,总裁段永基在香港与我约定:不要对外说辞职,就说是出去学习了。 1999年末,当我因心脏病向任正非辞职时,任正非曾愤怒地质问我:“华为哪里对不起你?我任正非哪里对不起你?”除了三番五次派人请我,他还当面邀请:李玉琢回来吧! 2005年,当我与投资者于波分手时,他邀请我做投资公司的副董事长,被我拒绝后,他大惑不解地问我:为何不懂企业政治?为何非要做彭德怀? 2011年末,我从金风退休时,武钢董事长再三挽留,希望我做金风大学的校长,并在给我的复信里说:你是金风二次创业的中流砥柱,当之无愧带领金风走向全国的创业者之一,老天专门安排在金风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的。 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记得在华为工作的四年多里,华为所提倡的很多东西,有的我接受了且十分赞同,有的我并不认同。这期间,我好像一直是一个在华为奋斗的四通人;而在亲自操盘利德华福以后,我顿然发现,自己又成了四通和华为的混合体;而在金风工作时,我将四通、华为、利德华福成功的经验融于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我自己也常想,以我这样一个直率的性格和理想主义色彩浓郁的知识分子,为何能够在如此复杂多变的企业环境中得以生存?而且还能够做成一些至今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和激动不已的事情?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会问到或者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也许并不能解答所有的问题,但我会告诉你,我遇到的和做过的事情…… 第二部分 体验华为 华为1987年成立,总部位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华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中国最令人瞩目的通信厂家之一,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我自1995年9月加入华为,先后担任华为子公司MBC(莫贝克)总裁,华为执行副总裁、合资合作部部长(后称总监),华为执行副总裁、结构事业部总监兼合资合作部顾问。华为创办初期,不过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靠代理国外的小用户交换机起家;经过十年时间,在当年数百个小交换机厂家中,华为异军突起,成为一个有影响有实力的大企业。到1999年11月离开时,华为公司有员工8000余人,1998年底销售额89.2亿元,上缴国家综合税赋7.3亿元,利润10亿元左右,列1998年中国电子百强第10位。 ............................ 李玉琢:任正非是怎样一个人 ◎ 任正非这个人不喜欢随便与人打交道。 ◎ 任正非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对于市场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深刻认识。 ◎ 在任正非的词典里,看到的永远是企业的危机。 ◎ 任正非的办公室门后贴有一张纸,上面罗列着事业部制的利与弊。 ◎ 任正非的脾气不好,爱发火是出了名的。 ◎ 任正非主张有效劳动和创造性的工作。 ◎ 任正非也有温柔的一面。 中国**职业经理人24年企管人生肺腑之言,真实、直白、坦然 四通8年、华为4年、利德华福6年、金风5年 他被曾仕强称为“中国式管理”的践行者 他与商业领袖万润南、段永基、任正非等人有过很好的合作,也有过不可避免的冲突 他一生几无败绩,*擅长的就是把濒临破产和面临危机的企业带向辉煌 他管理企业的经历入选清华大学MBA教材 他创办的深通,是四通集团*后一片“绿洲” 他接手“烂摊子”华为子公司莫贝克,帮助华为度过了“IT业的冬天” 面临倒闭的利德华福经他点石成金,5年跃居高压变频器行业** 遭遇官司危机后,他重振雄风,投入金风科技,见证中国风力发电*火爆的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