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历程(增订本)(精)

现代中国的历程(增订本)(精)
作者: 黄仁宇|责编:徐卫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3.60
折扣购买: 现代中国的历程(增订本)(精)
ISBN: 978710114126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的特质——一个技术层面的诠释 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许多外国观察者相信 ,新的中国领导阶层将会与旧的传统完全决裂。今天,四 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革命的划时代效应已然清晰可见。 然而,越来越明显的是,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传统已经被纳 人新的秩序之中。毫无疑问,这将会发挥巨大的影响,不 仅会影响中国人自身的命运,而且会决定人类将来的命运 。 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它的历史延续性 有时被视为是智慧引导的胜利。许多西方学者在中国人的 共产主义、儒学、道教,甚至佛教之间找到了一些理论共 同点。尽管它们之间的差异有很多,但它们之间的联系却 被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加以证明。但是,这容易过分强调哲 学家的影响,而弱化了具体的环境及经济因素的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的构成,当然是一个可以进行不同诠释 的主题。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无论意识形态的重要 性多么强大.也不能掩盖其下还存在着气候、地理和社会 融合等物质性力量这样的基本事实。中国的历史之所以不 同于其他一切文明的历史.乃在于中国在公元前若干个世 纪里就已经发展出了一种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由于此种 体制必然能够动员还只是相当原始的技术来支持,因而它 也确实是一项很大的进步。然而,中国所达到的高度中央 集权,并不是源于政治思想家们的想象,而是由环境造成 的。地理是压倒一切的因素。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这种 中央集权体制因为不得不持续地被加以完善并维系,使中 国的政治和伦理的成熟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制度的发展,如 多样化的经济制度、系统化的民事契约法、保护个人的司 法体系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后述的那些制度相对而言依 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反而确定无疑地被抑制,以免它 们扰乱帝国的统一管理。结果,没有预想到的是,由于缺 乏所谓技术精细化,中国的官僚政府通常表现得广度有余 而深度不足。这一点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中国官僚政 府所获得的支持,主要来源于社会习俗和社会价值观。鼓 励个人附属于各类初级团体;然而,如果一种教导式的道 德规范强调个人对他的同胞的义务,它也就会抑制他所有 的对于自然权利的诉求。过去2000年里,这些情况没有什 么改变。 人们很快就会发现,传统中国社会中有许多不利于资 本主义的生长但却有利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因素。单纯而 一致的民族文化概念、表意及单音节的语言(外国人很难 学会)而形成的统一性、德治而非法治、中产阶级发展的 缺失(这一点下面会提到).以及一直以来对商业利益和 商业动机的抑制——一旦时机来临.所有这些都成了更倾 向于社会主义的特征。因此,要对中国今天所处的地位进 行评价,我们的报告就必须首先对中国过去一些重大的发 展情况进行探讨。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