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到底有些啥/爱科学学科学系列丛书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发现怪异星体 2008年,美国“凤凰号”探测器在火星着陆探测 并返回地球,在拍摄到的照片中,发现离火星不远处 有一颗怪异的星体,根据照片上的颜色考证:它可能 是天文界争议已久的一种冷热共栖星体。 关于这颗星体的照片显示:星体中心是一种低温 体,但是它的周围有一层高温星云包层,其表面温度 至少高达几十万摄氏度。 这是一种什么星体呢?为何一颗星体会容纳如此 之大的温差呢?天文学家经过慎重研究与考证后认为 ,ASD星体是一颗名副其实的冷热共生星体。 共生星的得名 关于这种怪异星体的发现,最早是在20世纪30年 代。当时,天文学家在观测星空时发现了这种奇怪的 天体。 对它进行的光谱分析表明,它既是“冷”的,只 有2000摄氏度至3000摄氏度,同时又是十分热的,达 到几十万摄氏度。也就是说,冷热共生在一个天体上 。 1941年,天文学界把它定名为共生星。共生星体 是一种同时兼有冷星光谱特征和高温发射星云光谱复 合光谱的特殊天体。 几十年来,全球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约100多个 这种怪星。许多天文学家为解开怪星之谜耗费了他们 毕生的精力。 我国已故天文学家、前北京天文台台长程茂兰教 授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法国就对共生星进行过多 种观测与研究,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我国另外一 些天文学家也参加了这项揭谜活动。 一大奇谜 共生星成了现代宇宙学界的一大奇谜,国际上的 天文学家为此举行了多次讨论会议。 在1981年的第一次国际“共生星现象”讨论会上 ,人们只是交流了共生星的光谱和光度特征的观测结 果,从理论上探讨了共生星现象的物理过程和演化问 题。 在那以后,观测共生星的手段有了很大发展。天 文学家用×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及射电波 段对共生星进行了大量观测,积累了许多资料。 到了1987年,在第二次国际“共生星现象”讨论 会上,科学家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成果公布与讨论,表 明怪星之谜的许多方面虽然已为人类所认识,但它的 谜底仍未完全揭开。 近些年,天文学家用可见光波段对冷星光谱进行 的高精度视向速度测量证明,不少共生星的冷星有环 绕它和热星的公共质心运行的轨道运动,这有力地说 明共生星是双星。 人们还通过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的射电波段进行 探测,查明了许多共生星的星云包层结构图,并认为 有些共生星上存在“双极流”现象。 “单星”说 最初,一些天文学家提出了“单星”说。他们认 为,这种共生星中心是一个属于红巨星之类的冷星, 周围有一层高温星云包层。 红巨星是一种晚期恒星,它的密度很小,体积比 太阳大得多,表面温度只有两三千摄氏度。可是星云 包层的高温从何而来,人们还是无法解释。 太阳表面温度只有6000摄氏度,而它周围的包层 ——日冕的温度却达到百万摄氏度以上。能不能用它 来解释共生星现象呢?日冕的物质非常稀薄,完全不 同于共生星的星云包层。因此,太阳不算共生星,也 不能用来解释共生星之谜。 “双星”说 哈佛大学天文学家亚瑟与西班牙科学家保认为, 共生星是由一个冷的红巨星和一个热的矮星,即密度 大而体积相对较小的恒:星组成的双星。 但是,当时光学观测所能达到的分辨率不算太高 ,其他观测手段尚未发展起来,人们通过光学观测和 红移测量测不出双星绕共同质心旋转的现象,而这是 确定是否为双星的最基本物质特征之一。但是双星说 并未能最后确立自己的阵地,有的天文学家就明确反 对双星说。 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迄今为止未能观测到共生 星中的热星。科学家们只不过是根据激发星云所属的 高温间接推论热星的存在,从理论上判断它是表面温 度高达几十万摄氏度的矮星。许多天文学家都认为, 对热星本质的探索,应当是今后共生星研究的重点方 向之一。 此外,他们认为,今后还要加强对双星轨道的测 量,并进一步收集关于冷星的资料,以探讨其稳定性 。 理论模型 有的天文学家对共生星现象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 模型:共生星中的低温巨星或超巨星体积不断膨胀, 其物质不断外逸,并被邻近的高温矮星吸积,形成一 个巨大的圆盘,即所谓的“吸积盘”。吸积过程中产 生强烈的冲击波和高温。 由于它们距离我们太远,我们区分不出它们是两 个恒星,还是一个热星云包在一个冷星的外围。 其实,有的共生星属于类新星。类新星是一种经 常爆发的恒星,所谓爆发是指恒星由于某种突然发生 的十分激烈的物理过程而导致能量大量释放让星的亮 度骤增许多倍的现象。 仙女座Z型星是这类星中比较典型的例子。这是 由一个冷的巨星和一个热的矮星外包激发态星而组成 的双星系统,爆发时亮度可增大数十倍。它具有低温 吸收线和高温发射线并存的典型的共生星光谱特征。 何时揭开共生星之谜 天文学家们指出,对共生星亮度变化的监视有重 要意义。通过不问断的监视可以了解其变化的周期性 及有没有爆发,从而有助于揭开共生星之谜。 但是,共生星光变周期有的达到几百天,专业天 文工作者不可能连续几百天盯住这些共生星。因此, 他们特别希望广大的天文爱好者能其同来完成这项实 验。 揭开共生星之谜,对恒星物理和恒星演化的研究 都有重要的意义。但要彻底揭开这个天体之谜,无疑 还需要付出许多艰苦的努力。 P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