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事典/清史事典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这位满族出生的清朝统治者,在位 六十年,自为太上皇四年,是中国历**在位时间*长的皇帝,也以在世 八十九年成为中国历***长寿的皇帝。他的盛名*来自于文治武功,乾 隆皇帝号称有“十全武功”,确实在中国多民族**的历**留下了浓笔 重彩的一章。重要者如:消灭准噶尔地方政权,平定回疆叛乱,在新疆设 置行政机构,常驻军队,移民屯田。平定西藏叛乱,颁布《钦定西藏章程 》,集权于驻藏大臣。制定金奔巴掣签制度,以确定达赖、班禅、大呼图 克图转世继承。平定苗疆叛乱,征剿上、下瞻对,对大金川用兵。在云贵 川桂等少数民族地区继续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了对西北、西南边疆地区的 控制。用兵缅甸、安南及廓尔喀。 文治方面,精通汉族文化的乾隆皇帝征集古来遗书,编纂《四库全书 》,保护与禁毁书籍并存。迭兴文字狱,钳制思想。他著有《乐善堂诗文 全集》、《御制诗文集》,是中国历**诗作数量*多的诗人。他喜欢巡 游,继续巡幸避暑山庄,四次东巡谒陵,六下江南。所到之处,作诗题匾 ,留下墨宝,以致**人们把那种喜欢到处题词或者在古迹名胜乱写某某 到此一游者,称之为乾隆遗风。 其实,乾隆皇帝在社会经济方面也颇有作为。他的时代,中国人口已 有二三亿,达到了历**的*高峰。乾隆皇帝劝垦荒地,治理黄河;频繁 蠲免钱粮,重视积贮备荒;促进生产发展,注意人民生计,处理了大量的 社会问题。 乾隆时代中国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兴起,把触角伸 向东方。乾隆皇帝关闭宁波、厦门、云台山(今江苏连云港),只留广州一 口通商;拒*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等各项要求:多次断*与 沙俄的恰克图贸易,对西方**采取保守的外交政策。 乾隆皇帝保持了大清帝国的强盛,“乾隆盛世”的评论足以证明其治 理**的成功。 然而,乾隆皇帝晚年的倦勤和宽纵,也给他的帝国投下了阴影。他重 用权臣和珅,吏治腐败,贪污盛行。人口大幅增加,社会矛盾突出,天地 会、秘密宗教发展,各地起事不断。发生了湘黔苗民起义和川楚陕白莲教 起义,后者使清朝由盛转衰。 乾隆皇帝留下的历史遗产是丰富的,我们有必要走进他的历史,了解 他的人生,探索他的心灵。 还是让我们从他的儿时说起吧。 走上金銮殿 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京师雍亲王的格格钮祜禄氏 生下了一个男孩,宗人府循例命名为弘历。按照排行,他本是亲王的第四 子,由于已有夭折的儿子,弘历实际上成为次子,他的兄长是侧妃李氏所 生的弘时。弘历长到九岁时,与同龄的弟弟弘昼一起在府内入学读书,翰 林院庶吉士福敏是他们的启蒙塾师。 弘历与他的祖父康熙皇帝有缘分,受到爷爷的宠爱。康熙六十一年 (1722)十月,皇帝玄烨辞世,少年弘历有幸在六十九岁的老祖父去世前一 起度过一段终生难忘的美好时光。这年三月,祖父应父亲的邀请,四天内 连续两次来圆明园赏花,见到聪颖可爱的孙子弘历,十分喜欢。一个多月 后,康熙皇帝便带上他巡幸塞外,祖孙同住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朝夕相 处。老皇帝教他写字背诗、练习射箭,同游山庄三十六景。过了夏天,祖 孙开始了行围。一次康熙皇帝射倒一只大熊,便让御前侍卫领着弘历上前 补射一箭,没想到那只大熊突然从地上站起来扑向弘历,多亏老皇帝补射 一*才使弘历化险为夷。老皇帝说自己的孙子命大,不过以后行围再也不 敢叫弘历近前了。被祖父救命的初次历险经历,深深地印在弘历的脑海里 ,终生不忘。九月底祖孙结束秋狝木兰回到京师,没想到仅一个多月后, 慈祥的祖父便因病去世,离开了弘历。 在康熙晚年储位之争中获胜的胤稹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弘历也随之而 成为储君。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1723年9月16日),新皇帝宣布了秘密建储 的决定,以解决储位之争。弘历虽然不是明确的皇位继承人,但从皇帝派 遣他参加各种礼仪活动的次数远远高于其他弟兄来看,他的可能性很大。 这在当时恐怕是一个公开的秘密。雍正十一年(1733),弘历被封为和硕宝 亲王,同时弟弟弘昼被封为和硕和亲王。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1735年10月7日)夜,雍正皇帝可能由于吃丹 药铅中毒去世,大臣们取出当年预存圆明园的建储密旨,公开确定了二十 五岁的青年弘历嗣皇帝的地位。按照雍正皇帝生前的安排,庄亲王允禄、 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与张廷玉四人为辅政大臣。不过三天后,根据 辅政大臣所请,辅政*名为“**事务”,以免使人联想到康熙皇帝初年 专横跋扈的辅政大臣,表明了对于新皇帝的尊重。 八月二十七日(1735年10月12日),清廷向全国公布了雍正皇帝的遗诏 。九月初三日(1735年10月18日),弘历于紫禁城的太和殿登基并颁布诏书 ,大赦天下,改明年为乾隆元年(1736),颁乾隆新历,铸乾隆通宝。乾隆 时代就这样开始了。 宽猛相济的统治 雍正皇帝是一位朝乾夕惕、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君主。他为了改变 康熙末年朝政废弛的局面进行了多项的改革,承上启下,促进了清朝全盛 的形成。不过在储位之争你死我活走上帝位的他,残酷打击政敌;推行改 革雷厉风行,急于求成,有时不切实际。其严猛政治遗留了一些政治问题 ,也落下了刻薄寡恩的骂名。 乾隆皇帝及时调整统治政策,争取政治上的主动。他在多次场合从宽 严、宽猛的关系谈治理**的思想,他说:“治天下之道,贵得其中。故 宽则纠之以猛,猛则济之以宽。”又说宽非纵弛,严非刻薄。他以宽猛相 济作为治国之道,试图将慈祥祖父的宽大与严厉父亲的整饬结合起来。不 过从当时的政治形势出发,乾隆皇帝主张的宽猛相济,实际上是在说要以 宽大来纠正老皇帝的猛政。 解决政治遗留问题 乾隆皇帝首先解决政治遗留问题。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对储位之争的 政敌残酷打击。乾隆皇帝即位后渐次纠正其父的过激行为,他释放了被圈 禁的宗室,着手恢复他们的宗籍。当年皇位的有力竞争者允襁等被释放给 还爵位。允禩、允禟被雍正皇帝将名字分别改为具有侮辱性的阿其那、塞 思黑并迫害致死,还将其子孙削除宗籍。乾隆帝则给还其子孙产业,赏给 俸饷,赐予红带,收入玉牒。在圈禁中已死的允祉,被恢复诚亲王爵位, 收入玉牒。还注重封爵宗室,如康熙皇帝的两个幼子、已废太子允初的子 孙都得到了爵位。这些措施使得紧张的宗室内部关系趋向缓和。 雍正帝打击年羹尧、隆科多及其党羽,以文字狱株连到士大夫。汪景 祺《读书堂西征随笔》案、查嗣庭江西乡试试题案是其**者,案主及其 亲属不是被杀就是被流放,还停止了汪、查二人原籍浙江的乡、会试。乾 隆帝允许年案中革职的知县、守备以上文武官员起复录用,放回被流放的 文字狱涉案人员,还劝导士大夫为文不必似从前避忌。 不过,对于吕留良案的遗留问题,乾隆帝则停止宣讲《大义觉迷录》 并收缴销毁所颁原书,防止欲盖弥彰的副作用,并将曾静、张熙凌迟处死 。 P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