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红楼梦/中国古典名著

补红楼梦/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 (清)嫏嬛山樵
出版社: 内蒙人民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20
折扣购买: 补红楼梦/中国古典名著
ISBN: 978720412946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回 贾雨村醒悟觉迷渡 甄士隐详说芙蓉城 话说那空空道人自从在悼红轩中将抄录的《石头 记》付与曹雪芹删改传世之后,就风闻得果然是掷地 金声,洛阳纸贵。 空空道人心下甚喜,以为不负我抄录了这段奇文 ,有功于世,诚非浅鲜。那里知道过了几时,忽然听 见又有《后红楼梦》及《绮楼重梦》《续红楼梦》《 红楼复梦》四种新书出来。空空道人不觉大惊,便急 急索观了一遍。那里还是《石头记》口吻,其间纰缪 百出。怪诞不经。惟有秦雪坞《续红楼梦》稍可入目 ,然又人鬼淆混,情理不合,终非《石头记》的原本 。而且四种所说不同,各执一见。难道是我当日所抄 的尚有遗漏之处么?因复又走到青埂峰前将那块补天 未用之石重新细细的再看了一遍,见上面字迹依然如 旧,与两番抄录的全然一字不讹。 空空道人道:“我抄录的奇文,不过如此而已, 怎么又添出这些混话来,是什么道理呢?”因将那块 石头再三抚摩着,心内思索沉吟之间,不觉将那块石 头翻转了过来,忽然看见那石头底下尚有一段字迹, 却是当日未曾抄录过的。空空道人喜得哈哈大笑道: “妙极!妙极!原来这底下还有这些奇文呢么!” 因低头拭目,细细的看去,据那石头底下历历的 书云: 当日贾雨村在急流津觉迷渡口草庵中一觉睡醒, 睁眼看时,只见甄士隐尚在那边蒲团上面打坐,便连 忙站起身来,向前倒身下拜道:“弟子自蒙老仙长恩 赠以来,尝遍了红尘甘苦,历尽了宦海风波。如今就 像那卢生梦醒,只求老仙长收录门墙,弟子就始终感 德不朽了。”甄士隐便笑着拉他起来,说道:“老先 生,你我故交何必如此。我方才不说一念之间尘凡顿 易么!”贾雨村道:“弟子自那日火焚草亭之时,不 能醒悟,所谓下愚不移,以致才有今日,此刻想起当 初真是不堪回首。多蒙老仙长不弃庸愚,两番指教, 弟子敢不从今斩断尘缘,一心无挂碍乎!”甄士隐道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可记得我从前说过:‘要 知道真即是假,假即是真。’你我至交,不必拘于形 迹,以后万万不可如此称呼。”贾雨村道:“从前之 富贵利达,皆赖恩师之扶助;此日之勘破浮生,又荷 恩师之指教。是恩师之于弟子,所谓起死人而骨肉之 者也。刻骨铭心方且不朽,若再称谓不分,则尊卑莫 辨,弟子于心何安呢?”甄士隐道:“世人之拘执者 即不能神化,然则贾兄仍是富贵利达中人,不能作方 外之游者也。小弟就请从此辞矣。”说着,便站起身 来要走。贾雨村便忙道:“甄兄何出此言?小弟一概 遵命。何当小弟现视富贵已如浮云,回想草亭之会, 真正所谓‘一误岂容再误’的了,如今情愿跟随甄兄 ,海角天涯云游方外,早早跳出尘寰,不作那门外汉 就万幸矣。”甄士隐点头道:“如此方是道理。然而 此处不便久留,我今儿且与贾兄先到大荒山一游,还 要与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去说话呢。我们就早些趁 此同行罢。”于是,各带了些包裹,撇下草庵,离了 急流津觉迷渡口,望大荒山无稽崖而来。 二人信步而行,路上贾雨村问道:“甄兄前云接 引令爱,未知可曾见否?其中原委请道其详。”甄士 隐道:“小女英莲五岁丢失。贾兄初任之时,曾经判 断令归薛姓,改名香菱,适当产难完结,所以接引他 去的。如今已送入太虚幻境之内矣。” 贾雨村道:“前闻太虚幻境之名,又有仙草通灵 之说,竞使人茫然不解,要请教到底是何处何物呢? ”甄士隐道:“太虚幻境即是真如福地,又名离恨天 ,又名芙蓉城。”贾雨村道:“此地现在何所呢?” 甄士隐道:“此境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当日白乐天 《长恨歌》云:‘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就是这个地 方,又名为芙蓉城。那东坡有诗云‘芙蓉城中花冥冥 ,谁其主者石与丁’也就是这个地方。此处有一绛珠 仙草,原生于灵河岸三生石畔,因雨露愆期,渐就蔫 萎。曾有个神瑛侍者,日以甘露浇灌他,他受了日月 的精华,秉了山川的灵气,故能脱化为人,就感激神 瑛侍者浇灌之恩,愿以他一生的眼泪酬德。此时亦已 缘尽归入太虚。此人即林黛玉,还是贾兄当日的女学 生呢!” 雨村道:“林黛玉自他父亲林如海亡后,他便在 外祖母家贾府居住未回,如今也不过十六七岁罢了。 那贾宝玉不是他表兄么?”士隐道:“贾宝玉就是神 瑛侍者,侍者的前身乃是女娲氏补天所剩下来未用的 一块顽石,在青埂峰下多年。他因为是女娲氏炼过的 ,故能通灵,化为神瑛侍者,因与绛珠草有一段情缘 ,故投胎衔玉而生,名为宝玉。那宝玉的前身,神瑛 侍者的后身,又为石曼卿,乃是芙蓉城主。所谓‘石 与丁’者,此也。那‘丁’乃是丁度,丁度的后身乃 是柳湘莲。所以现今贾宝玉与柳湘莲俱在大荒山中。 故此我今日还要到彼处去会会茫茫大士、渺渺真人, 好指引他们归还芙蓉城去,以稍结太虚幻境之缘。况 且太虚幻境中已经有十二钗之数了。”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