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不言(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大美不言(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作者: 李长之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0.80
折扣购买: 大美不言(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ISBN: 9787559626202

作者简介

李长之,原名李长治,生于山东利津,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李长之毕业于清华大学,师从张东荪、金岳霖、冯友兰。著作有《孔子的故事》《鲁迅批判》《苦雾集》《梦雨集》《陶渊明传论》《中国文学史略稿》《李白》《迎中国的文艺复兴》等。

内容简介

"  历来论画的书,像“诗话”“词话”一般,往往失之于散漫,虽然言谈微中,总嫌支离破碎,点点滴滴的贯穿不起,再不然就是失之于玄虚,惯用几个含混的字眼,而其含义难以捉摸。李长之先生这本小册子没有这两种毛病。如其书名所示,他是要给出一个“体系”。在目次的第一页上他写下了一个副标题:“确定中国绘画之特色为壮美性说”。壮美性说就是他所要阐明的体系。此说得力于康德的优美壮美之说,这是著者明白承认的。把复杂的中国画理编排归纳在这么一个体系里,这是著者苦心经营处。   其实这本书的更能引人兴趣者乃是著者对于这个体系的批评。结论云:      我觉得中国画是有绝大价值,有永久价值的,然而同时我觉得它没有前途,而且已经过去了。   这种艺术是绝无法继续的了……,主观上看,我们是不是还能铸造在士大夫的人生理想之中呢?社会变动了,我们的观念动摇了,我们对于画的要求,是不是还要男性的呢?受了西洋文化的熏陶以后的民族,是不是还安于那种老年的情趣呢?对象上看,我们的生活理想是不是还可以山林为寄托呢?对于人物器具的情感,是不是还能像先前那样冷淡呢?用具上看,我们今后的知识分子,有没有功夫去作那笔墨上的三十年的练习呢?即使练习了,其欣赏的普遍是不是能一如往昔呢?中国绘画的特色和价值,在它有一种形上学,但是可惜这种形上学已经崩溃了!新的形上学还没铸造起来,即使铸造起来,也岂能和过去的一样呢?   中国画在宋元到达了极峰,但也就是末途了。   中国画的永久价值是一事,能不能继续是一事,像希腊的雕刻一样,不是只成了历史上的陈迹了吗?所以中国新艺术的开展,只有另行建造,另寻途径了!      这一段话里充满了惋惜的意思。眼看着一种有绝大价值的艺术要变成陈迹,当然要令人惋惜。凡是留心现代中国画的人,大概都觉得悲观,好像是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元四大家的风范不可复见,即四王吴恽亦不可复得。不仅中国画为然,中国旧诗也是一样,当代能诗的并无几人,像“海藏楼”那样的作品已不多得,其他更无论矣。中国旧戏又何尝不然?老成凋谢,瓦釜雷鸣!大概这些艺术的衰落,由于人才的凋零,而人才之所以不盛,则由于“有闲阶级”的式微。艺术是“闲”的结果。人在有闲的时候才得下功夫苦苦钻研,才能有成就。如果大家都忙着衣食,忙着名利,忙着追求现代的专门知识,用毛笔的机会根本就不多,怎能产生画家?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客观环境固然可以决定一种艺术的盛衰,但客观环境也不是硬邦邦的一点都不受人为的力量的影响。现在西洋文化进来了,我们的社会变动了,士大夫阶级没落了,这是大势所趋,无可挽回的事。可是如果有一批爱好艺术的道地的中国人有意不使国画成为绝响,在这急遽变化的社会潮流当中,划出一部分力量投在有闲的生活里,似乎也未尝不可培养出一些好的作品。即以西洋画为例,那也是很需要多年修养的,但在高度工业化的国度里,并不曾绝迹。如果毛笔墨纸的来源断绝,中国画家就灭亡。否则中国画的前途虽然暗淡,只要有人肯下功夫,一时尚不至于完全消灭。不过,从前文人画的全盛时代的情况,当然是永远不会再有的了。 " 《大美不言: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角度新颖,大师之作,以西方美学关照国画,解读国画的精髓,真正读懂国画,就从这本书开始。书中精选了100多幅颇具艺术特色和文人旨趣的绘画作品,全彩四色印刷,装帧精美,工艺考究,使读者更感性、直观地把握国画艺术魅力。另外还收录了收录梁实秋《雅舍谈书——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李长之《唐代的伟大批评家张彦远与中国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