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学及其方法(精)/二十世纪人文译丛](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13/13/20231113135740502.jpg)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5.20
折扣购买: 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学及其方法(精)/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ISBN: 9787100154352
古斯塔夫?冯?施穆勒,德国经济学家,被誉为德国新历史学派经济学的领军人物。在著名的“方法论之争”和“价值中立之争”中,他分别是门格尔和马克斯?韦伯的论争对手。施穆勒尖锐地批判古典经济学片面使用抽象演绎法的做法,认为经济学家必须从大量经验材料中才能归纳出经济规律。他的主要作品有《一般国民经济学大纲》《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学及其方法》《十九世纪德意志小手工业史研究》《普鲁士行政管理文献》等。黎岗,赴德留学12年,德国奥格斯堡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德国埃尔福特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教于广东白云学院应用经济学院。研究领域为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经济学方法论和中国宏观经济。
我们首先要问:“经济”和“国民经济”到底是什么意思?前一个概念远远要比后一个古老。从古希腊哲学家们开始,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与之相关的物物交换和金钱往来,以及社区经济 (Wirtschaft der Gemeinden),已经作为特殊的、应该专门研究的对象出现。受其影响的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把这些问题与其他的区分开来,归于“家政”和“经济”的名下。当时,家庭、城邦集体的预算和收入是这些被作为“经济问题”筛选出来的思想的核心内容。技术性的行为,即人们如何获取自己的食物、衣物、住处,在此也被一并考虑。但相对于通过家庭和社区、市场和流通实现的,规范这些行为的社会秩序,这些行为仅仅处于次要地位。如果说我们从过去的年代继承了什么经济研究方面的遗产,那么就是对经济行为的道德和政治的考察。德语词“家长”(Wirt)和“经济”(Wirtschaft)首先意味着家庭的财政,就像“经济学”(?konomie)来源于希腊语“家庭”一样。家长就是一家之主、地主或店主。由此我们可以把“经济”定义为一个封闭的人的群体中的活动和关系的总体。这是由一个或者一些共同生活的人,通过他们的工作、他们对外部物质世界施加的影响,以及他们生计为目的的物品交换所创造的。这些活动和关系首先是针对个体自身或其所属群体,而后才涉及“外人”。而每个个别经济体的生存,皆以其他与之相邻的经济体为前提,它们之间又依据权利范围互相区别。这些邻近的经济体通过氏族、社团、国家、国际法与该个别经济体联系起来,通过人们的共同工作以及物品、服务交换,以或远或近的关系与之共存。 德国经济学大师经典力作,经济学入门必读!本书是德国新历史学派经济学大家施穆勒的扛鼎力作,内容系统而简要,是了解德国经济学理论的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