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精)
作者简介
卡耐基(Carnegie, D.1888-1955),被誉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的奠基人。 他一生致力于人性问题的研究,并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析,开创并发展了一套独特的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智能开发于一体的成人教育模式。他不但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分析,并且通过著书和演讲等方式,激励了千千万万陷入迷茫和困境中的人,使他们重新找到自己的人生,也使其本人享誉世界:由一个贫民之子,成为了世纪名人和富翁。 其代表作有:《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语言的突破》《人性的光辉》《伟大的人物》《快乐的人生》《写给女人》等多部经典励志书籍。这些书出版后,立即风靡全世界,先后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被誉为“人类出版史上的奇迹”,无数读者由此走上了成功之路。
内容简介
许多推销人员,每天踏破铁鞋,疲累沮丧,所获 却并不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心里想的都是自己的 需要。他们不知道你我并不想买什么东西,如果想的 话,也一定会自己出门。顾客总喜欢主动采买——而 非被动购买。 “注意别人的观点,引起别人的渴望”,这并不 能解释为“操纵别人,使他去做对你有益,而对他却 有害”的事。而应该是说“双方都能因为此事而获利 ”。在安德森太太发给凤凰城12家银行的信里,在约 翰向卢卡斯推销人寿保险的交易行为当中,双方都因 处理事务的方式得当而彼此获利。 我曾为一些大学毕业生开讲《有效谈话》的课程 。这些毕业生刚进入“开利公司”工作,其中一名学 生想利用休息时间打打篮球,于是他便这样去说服其 他人:“我要你们出来打篮球。我喜欢打篮球。但是 ,前几回我到体育馆的时候,人数总是不够。我们当 中的两三人,一直把球传来传去——我还被球打得鼻 青眼肿。希望你们明天晚上都过来打,我喜欢打篮球 。” 这名学生谈到别人的需要了吗?我想,假如别人 都不愿去体育馆的话,你也不一定会去的。你不会在 意那名学生想要什么,你也不想被打得鼻青眼肿。 这名学生有没有办法让你们觉得,假如你们到体 育馆去,可以得到许多东西,像更有活力、会更有胃 口、脑筋更清醒、得到许多乐趣等等。 我们再重复一遍欧佛斯托教授充满智慧的忠言: “要首先引起别人的渴望,凡能这么做的人,世人必 与他在一起。这种人永不寂寞。” 训练班有名学生,一直为自己的小儿子操心不已 。他的小男孩体重过轻,而且不肯好好吃东西。这对 父母用的是大家最常用的方法——责备和唠叨。“妈 妈要你吃这个和那个。”“爸爸要你以后长得高大强 壮。”这个小男孩听得进多少这类的要求?这就好像 把一撮沙子丢到海滨沙地一样,毫无作用。 只要你对动物还有一点认识,你就不会要求一名 3岁小孩,对他30多岁父亲的看法会有什么反应,更 不要说完全依照父亲所期待的去做,那是荒谬无理的 。这名学员后来也发现错误,便告诉自己:“我的儿 子想要什么?我如何能把自己的需要和他的需要联结 起来?”只要这位父亲一开始想,问题就变得容易多 了。小男孩有一部三轮车,他最喜欢在自家门口附近 骑着车到处跑。但是街的另一头住了一个喜欢欺负弱 小的大男孩,常常把小男孩从车上拉下来,然后把车 子骑走。自然,小男孩会哭叫着跑回家去,然后妈妈 便会跑出来,先把大男孩从三轮车上赶开,再让小男 孩骑着车子回家。这事几乎每天发生。所以小男孩想 要什么,这并不需要侦探福尔摩斯来回答。小男孩的 自尊、愤怒和渴望具有重要性——所有他性格中最强 烈的情绪——都促使他要采取报复行动,最好能一拳 把那大男孩的鼻子打扁。这时,这位父亲就趁机向小 男孩解释,假如他能把妈妈所给的食物吃下去,终有 一天能足够强壮得把大男孩痛揍一顿。此法果然奏效 ,小男孩从此不再有饮食方面的问题。他肯吃菠菜、 泡菜、腌鲭鱼——凡是可以让他快快长大的食物都吃 。因为他实在太渴望早日把那个大男孩狠揍一顿,好 一解长久以来所受的怨气。 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这对父母又得处理另一个 问题:原来小男孩一直有尿床的坏习惯。小男孩与祖 母同睡,每天早上,祖母醒过来发现被单是湿的,便 会说:“强尼,看,你昨晚又尿床了!”小男孩就会 回答:“不是我,是你自己尿床。” 责备、处罚、取笑或一再警告,所有能用的方法 都用遍了,就是无法让他改掉这个坏习惯。那么,如 何才能让孩子自己想要不尿床? 小男孩调皮地回答,他想要一套像爸爸一样的睡 衣,而不是现在所穿的睡袍,那看起来像祖母穿的。 老祖母早已受够小男孩尿床的坏习惯,所以很乐意买 一套那样的睡衣送给他。他还想要一张自己的床,祖 母也不反对。 小男孩的母亲带他到家具店去。她先对店里的女 店员眨眼示意,然后说道:“这位小男士想要买些东 西。” “年轻人,我可以帮什么忙吗?你想要什么东西 ?” 这话使小男孩深觉自己的重要。他尽量站得使自 己看起来高些,然后回答:“我要给自己买张床。” 女店员便带小男孩看了好几张床。等男孩的母亲 示意哪一张比较合适,女店员便说服小男孩把它买下 来。 第二天,床送来了。当天晚上,父亲回家的时候 ,小男孩就赶紧拉着爸爸到楼上看他的床。 父亲看了那张新床,然后真诚而慷慨地发出赞美 之言:“你不会把这张床尿湿吧,会吗?” “哦,不会的,不会的,我不会再把床尿湿了。 ”小男孩果然遵守诺言,因为这里面有他的尊严,而 且,这是他自己买的床。他现在穿着和父亲一样的睡 衣,完全像个小大人了,所以他也要举止行为像个小 大人一样。 另一个电话工程师,他无法叫3岁大的女儿吃早 餐,无论怎么责备、哄骗或要求,都无济于事。这个 小女孩喜欢模仿母亲,喜欢觉得自己已长大成人。所 以,有天早上,这对父母就把小女孩放在椅子上,让 她自己准备早餐。果然小女孩弄得十分起劲,一看见 父亲进到厨房便叫道:“爸爸,看,今天早上我自己 调麦片!”她吃了两份麦片,完全不用哄骗,因为这 不但使她兴趣盎然,更使她觉得“深具重要性”。她 完全在调制麦片的过程当中,找到了自我表现的途径 。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