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叶至善作品集(4年级配套)/课本作家带你读
作者简介
叶至善,叶圣陶长子,著名的少儿科普作家、优秀编辑、优秀出版工作者。1945年任开明书店编辑,编辑《开明少年》月刊和其他青少年读物。1952年编《中学生》月刊。1953年转入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成立,任首任社长兼总编辑。曾主持编辑《旅行家》和《我们爱科学》杂志。曾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名誉顾问等职务,获得中国福利会颁发的妇幼事业“樟树奖”,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颁发的老编辑“伯乐奖”。
内容简介
喜雨 下雨,一般人大概都 觉讨厌的吧,但要是用“ 美”的眼光来看它,又何 尝不是一件可喜的事呢? 要是这场雨是下在夏 天: 天上的云是墨色的, 时常有闪闪的电光照透了 每一个天角:银白色的金 黄色的线条纵横地错乱着 ,炫耀地,迅速地,会使 你不能够看它,会使你来 不及看它。接着又有“轰 !轰!轰!”一声声很沉 重的雷声,间或还有一二 声清脆的霹雳夹杂着。风 是吹得很紧,树枝都挡不 住了,随了它摇。雨点像 黄豆那般粗细,从云端里 直落下来,强有力地打在 地上,“秃!秃!秃!”地 ,一阵急,一阵慢,随着 那风。“晴落”中不断地“ 咚咚咚……”地响着,水像 瀑布般地冲出来,激成无 数泡沫。不一会儿,地上 积成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水 潭;雨点打在水潭里激成 一个个水泡,同时在水面 上打起了一个个圆形的波 纹,波纹渐渐地扩大,一 个个交错着。这时的声音 ,杂得美;这时的景象, 乱得美;这雨狂暴地扰动 了一切的宁静。一会儿雨 过了,一切又恢复了以前 的状态;一片夏天的暑气 都给雨赶走了,所余的只 是凉快;天空中的黑云也 给雨带跑了,全露出洁净 的蔚蓝色,也许还留得一 条美丽的彩虹。 要是这场雨是下在春 天: 一切的景象都没有夏 天那般狂暴;雨点像棉花 般地软,像面粉般地细, 下在你身上是绝不会觉得 湿的,只微微地感觉到一 点儿凉。树叶上,花草上 ,都聚成露珠般一滴滴的 。风是静得几乎没有;“ 晴落”中每隔好久才有“滴 !”的一声,很清脆的; 野外的风景全被雨点遮得 迷迷糊糊的,连天空也是 一样;在这时候你才会相 信“碧水春山野外昏”的诗 句了。这时候,一切都静 得像睡着了一般,静得像 一幅图画。可是雨过后, 大地上的一切都现出了新 绿色,一切都饱含着蓬勃 的生意。 …… 擦皮鞋的 腰间挂个小木箱,手 里拿张小板凳,专在茶馆 里进出的孩子们是擦皮鞋 的。说起擦皮鞋,在西南 各大都市中,也算得抗战 以来的新兴行业。那时候 南京方才失守,武汉的情 势颇有点不稳,成批的“ 难童"就“流浪”到西南各 大都市来了。虽然有好些 个机关收养这批“国家未 来的主人翁”,但没有归 宿的仍属不少。他们只得 自力谋生,卖报,卖烟卷 儿,卖皮鞋带子,或者擦 皮鞋。 最初,擦皮鞋的孩子 胸前都挂一条白布条,写 上两个模糊的字,证明他 们是“难童”。他们专在闹 市口兜生意,他们低着头 ,看一双双的脚移过,遇 见一双穿皮鞋的,就仰起 脸来,堆着笑容说:“先 生,擦皮鞋吗?”可是在 闹市口站上五六分钟,等 人家把皮鞋擦亮,有这样 一份耐性的人并不多。所 以到现在,擦皮鞋的专跑 茶馆了。他们还是低着头 ,敏锐的目光向桌子底下 椅子脚边扫射,搜索。在 茶馆里发现一双穿皮鞋的 脚本非难事。他们发现了 ,就走近那双脚的主人翁 ,不管他正在打瞌睡还是 在兴高采烈的谈天,总是 把手里的小板凳敲击着小 木箱,“咯咯咯,咯咯咯” 。只待对方懒洋洋地将脚 一伸,他们立刻会意,便 放下小板凳,卸下小木箱 ,动起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