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后志民诗文自选集

轨迹——后志民诗文自选集
作者: 后志民
出版社: 上海教育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2.40
折扣购买: 轨迹——后志民诗文自选集
ISBN: 9787572004414

作者简介

后志民,曾用名后之麟,笔名后志明,副教授。1944年生于扬州,1951年迁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带头响应祖国旳召唤,奔赴毕业分配方案中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一一地处青藏高原、戈壁瀚海深处的青海茫崖石棉矿从教15年,为大西北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84年乘着14个沿海城市开放的春风,调至南通市委党校任教,直至退休。

内容简介

初步修改了的作文,请一些语文老师看了一下后,他们说,这样改后,首尾味道浓了。中间写老师的部分虽有增补,但相形之下显得平淡了。其实这主体部分不仅不够味,而且有些语句欠简练。我便先试着将这部分作了修改,自己心中有谱了,再与李暗柳同学交流,举两个例子启发他自己修改。一是这样两句话:“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我的老师们。他们有的在小学时期教过我,有的在初中、高中阶段教过我。”可将“老师们”后面的话,简化为“小学的,初中的,高中的”。这样一来,句子是否简洁多了?二是将“他们以能多给点我们为大的快乐和安慰”这一句,改为“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多给点我们,并以能用满头的白发换来满园盛开的鲜花——我们健美的青春,为大的快乐和安慰”。这样是否更形象些,更有魅力?他听后,花了一个晚上将这一部分重写了,重新修改后大为生色。这时我再将自己的修改稿给他,供其定稿时参考。这样既避免了我的想法对他的束缚,又可使其吸取他人意见中的营养。经过这样的反复加工,毛坯才成了如今的成品。 这篇文章的修改,既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不少启示。深感:即使有了较好的毛坯,不经过全面的精心的乃至反复的加工,是不可能生产出精密耐用的机件的。但也绝不能因此而看轻了毛坯。把毛坯当成成品固然十分可笑,但是若因其粗糙而嫌弃之,或光幻想一蹴而就,则更可叹可悲了。无数眼高手低者,后终究一事无成,便是这个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