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字

读字
作者: 谢飞东//聂晖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4.53
折扣购买: 读字
ISBN: 9787506366069

作者简介

谢飞东,男,字启明,中国古琴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重庆书画社成员、宏声书画社名誉社长。多次受邀到大专院校举办传统文化与艺术主题讲座。曾应邀参加中韩书画交流活动,应邀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参加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内容简介

一、文化之根在文字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表现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 习俗,文化更凝固于传统著作、经史子集。清以前历代文献就超过2万余种 (而精选文献组成的四库全书,收书3503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 93551卷,分装36000余册,约10亿字),要读完实非易事。因此,庄子2000 多年前就感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典册、 书籍之物质载体是竹木简牍、是笔墨纸砚,而其内容载体则是文字。因此, 我们认为,由文字入手,读其音,解其形,悟其义,品读中国文化,实为一 条捷径。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其形有书法美,讲造形布局;其音通音乐美,有 韵律节奏;其义富哲理美,蕴思想内涵。国学大师陈寅恪说:“依照今日训 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因此,本书名为读字,实则 由品读汉字而品读中国文化。 从文字入手也不容易,中国汉字数量超过九万个。能够全部认识九万汉 字的人可能没有,哪怕是博学鸿儒。因此,老师叫不出学生的名字、播音员 读白字,大可不必惊诧万分。但是,通过汉字使用频率统计,历代常用字却 在3000至6000字之间。通过对这些汉字进行分解,我们发现,汉字是由160 个左右的基本部件组合而成。每个字根就是一个独立的象形字,我们称它为 字根。由于文字演进、变化,字根增减、变形,字根数量有所增加。本书经 过分析比较,确定字根为240个。按照字根对应的事物进行分类,形成五个 大类24个中类120个小类,囊括天地人万事万物,包含3500常用汉字及500古 汉语常用字。 汉字属于表义文字,表义的方式又分为三种,即形义(象形字)、会义 (会意、指事)、音义(形声字,即表义又表音)。本书从图象起步,从甲 骨文、金文、篆、隶、楷五种书体,按顺序梳理文字发展变化脉络,对于简 化字还提示其来源,涉及古代简化字、俗体字和行草书。 本书可供中小学生识字认字、家长教师辅导教学之用;亦可供文字、文 化爱好者、工作者了解文字、研究文化之用;还是书法家、书法爱好者正确 书写古体字(甲金篆隶繁体字)的重要工具书。 二、文字之根在象形 书画同源。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最早的文字用图画来表示,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象形字。古人看见一头 大象,把象的图形画下来,读者就知道这是一头象,进而表示“象”这个抽 象概念,就成为象这个字,从而书写的“字”与绘图的“画”区别开来。其 发展顺序是: 具体事物—— 具体形象——抽象概念——  文字 象 汉字虽然有九万多字,但千变万化,都是由240个象形字演变来的。240 个象形字两两组合,就可以合成240X240,即57600个汉字。当然,这只是 理论上的计算。实际上,不是任何两个字根都组合成字,也不是两个字根只 能组合成一个字(如日和木两个字根,可以组成杲、果、東、杳等字;口和 木两个字根,可以组合成呆、束、杏、困等字)。此外,还有三个以上字根 组合成字,如想、爨等。 三、两百字根涵万事 古人造字,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古人认为世界的演化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事万物,两分就是人和物,物就是自然界,人则包括个人和社会。个 人包括个人的身体和生活,社会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因此万事万物就 可以分为五大类,即人的身体、人的生活、社会经济、社会政治、自然界。 这五大类各分五个类(其中自然界分为四类),即为24个中类。24个中类各 分五个类,即成120小类。 人的身体 人的身体首先是一个整体概念,即身,第二类是与身相对的首,常说身 首异处,首即是头部。身首之外,还有四肢,即手和脚;还有身体的内脏器 官,即心血骨肉。因此,人的身体包括五类:身、首、手、足、心。 人的生活 生就是人类两性结合,繁衍生育后代,小孩从出生到成长、生病、死亡 ,即两性结合到人生老病死的全过程。活则是指人要存活必不可少的活动, 即衣食住行。因此,人的生活分为生、衣、食、住、行五类。 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经济基础) 人类从猿到人进化,由天生天养、被动适应大自然到逐渐的自给自足、 主动改造生存环境,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人类的经济活动,表现为财产的积 累和增长。人类获得财产的手段首先是狩猎,利用天罗地网捕捉野兽。其次 是畜牧业的发展。人类狩猎活捉的动物,就先喂养在田地里,需要时再杀掉 。在饲养过程中,一些动物逐渐失去野性,成为人类的家畜,这即是过去所 说的六畜,即马牛羊鸡犬猪。在此过程中,农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是人寿年丰、家庭幸福的主要标志。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手工业 ,并从家庭手工业发展到手工作坊,再到现代工厂、工业化大生产。因此, 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财产、狩猎业、畜牧业、种植业(农)、手工业五类 。 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上层建筑) 《左传》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 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在国家没有出现之前,氏族或部落主要就是 这两件大事。祀很复杂,有严格的程序和具体规定,这些规定叫礼。古人在 重大活动如祭祀、庆典时,常常载歌载舞。同时,歌舞也是向异性求爱的主 要途径。动物发情,一般就会叫,如猫叫思春、蛙鸣求偶等;而人类亦是一 样,现在很多少数民族仍有歌舞示爱的习俗。古代文化,音乐很发达,因此 ,礼乐常常并称。随着文字的出现,或刻于骨、或写于玉、或铸于鼎,文化 得以代代传承。因为财产的积累,私有制的产生,国家出现,国王、皇帝出 现,政治更为重要。国家伴随着军事和法律的强化。因此,社会的上层建筑 包括五个部分,即礼、乐、文化、政法、军事。 自然界 自然界就是天地,天地之中有万物生存,即动物和植物。动物有鸟兽虫 鱼,植物有草木禾竹。因此,自然界分为天、地、植物、动物四类。 以上二十四类,还可细分为120小类。每小类包含一个以上、十个以内 数量不等的字根,合计240字根。当然,每一类字根的多少,也表明古人在 这方面认识的精细程度,字根越多,表明区分越细致,认识越深刻。比如, 食、住、农业、音乐、军事五类的字根特别多,反映了古人民以食为天、有 家才能安、精耕细作、知足常乐、保家卫国的思想十分突出。 以下的24回,我们将按照这24类的顺序,将240字根、4000汉字一一讲 来。 P1-4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作者把中国汉字的构形奥妙、字义意味及与特定汉字相关的历史故事作了一个别致的梳理。
   ◎两位作者不是纯粹的汉字研究学者,他们是书法家、诗人,因天天与汉字打交道,又挚爱传统文化,从而产生了探究汉字秘密的兴趣。他们用其艺术的天性,特 定的专业技巧和独特的专业角度,去探索一个本来非艺术的纯学术领域,把一个纯学术容易枯燥的工作变成了一个兴味盎然的艺术研究。
  ◎他们别具创 意地把中国文字的结构与中国人仰观俯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观察现实的方式相联系,匠心独具地从汉字的复杂结构和构形要素出发,把汉字系统确定为二百四 十个字根。再按照与字根对应的事物对字根进行分类,形成个大类二十四个中类一百二十个小类,以囊括天地人万事万物。同时再配以生动具体的大量文字字形图 例,让人对汉字的起源、发展与演变有一个生动直观的印象。同时,作者再把汉字与相关的汉文化相联系,文中穿插了若干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优美耐读的经典诗 词,以及中西文化对比的内容,使全书文化艺术信息含量较大,可读性趣味性增强,是别具蹊径的文字学研究专著,又是难得一见的普及性文字学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