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之心(百名协和医学专家医学人文志上)

医之心(百名协和医学专家医学人文志上)
作者: 编者:张抒扬|责编:邓晓霞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3.10
折扣购买: 医之心(百名协和医学专家医学人文志上)
ISBN: 9787301326398

作者简介

张抒扬:北京协和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心血管病学专家。在心血管常见病和疑难重症以及罕见病诊疗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开展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的介入诊断和治疗多年,注重对疾病从预防、诊疗到康复的全程管理。

内容简介

一台手术背后的故事 谭先杰 一 小昭很年轻,娃娃脸,笑眯眯地和妈妈一起进入诊室。 刚进诊室,我的助手就说:“这儿不是产科,您是不是走错啦?” “没错!”小昭妈妈很干脆地说。 等小昭把衣服撩起来,连我都惊呆了——腹部膨隆,像一个即将分娩的孕妇,而且是双胎孕妇! 更让人崩溃的是,检查起来肿物周围一点儿缝隙都没有,丝毫推不动。小昭说她29岁,两年来一直在减肥,但效果不好,最近一个月,走路越来越沉重,晚上不能平躺,连呼吸都困难。 小昭先看的外科,但CT报告说这个肿瘤直径有30厘米,可能得看妇科,于是她从网上抢到我的号。 凭直觉,我认为应该是良性的。但无论什么性质,手术风险都不会小——突然从腹腔中搬出这么大个东西,血压会维持不住,搞不好呼吸心跳停止! 果然,小昭说她去过好几家医院,都建议她到协和看看。 我告诉小昭,我们病房床位紧张,不能很快安排手术,建议她去找其他医生看看,可能会快一些。 这个时候,小昭妈妈才说她和我中学同学的妈妈是亲戚,还说同学曾经给我发过微信。 我翻看微信,发现旅居美国的同学前段时间的确给我发过微信,只是我默认已经回复了。 我有些内疚,但隐隐有些犹豫。行医这行当,似乎有一个攻不破的魔咒:越是熟人,越容易出问题,而且还多半是大问题! 虽然如此,我还是很难让小昭去看其他大夫了,我无法拒绝小昭妈妈那信任的眼神。 二 我给小昭开了术前检查,还让她到麻醉科会诊,做术前评估。 按惯例,我将小昭的病情提交妇科肿瘤专业组讨论,请老教授和同事们共同拿主意。 我例外地让小昭来到讨论现场。通常而言,内科大查房会让病人来到讨论现场,让教授们逐一查体,但妇产科检查部位特殊,一般不要求病人到讨论现场。 之所以让小昭到现场,是因为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思:担心如果不让小昭到现场,只根据影像学片子判断,讨论结果有可能是不做手术。如果大家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还是年轻人,就可能改变主意。 事实证明我多虑了! 小昭进来之前,讨论就达成了共识:手术一定要做,否则病人没有活路! 三 我告诉小昭需要等待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排上手术,如果情况加重,就去急诊。小昭丈夫说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希望能在国际医疗部治疗。 这倒是解了我的围,但其实我不太希望她住国际医疗部。一是肿物的良恶性都不清,如果是恶性,在国际医疗部花费很大;二是手术难度可能很大,一旦发生意外,花费更难以估算;另外,一旦结果不好,或者医疗过程有瑕疵,追究起来,后果更严重——诉求通常是和付出成正比的。 然而,小昭丈夫执意要住国际医疗部。 两天后,麻醉科主任黄宇光教授在走廊遇到我,说:“小昭的麻醉风险非常高,但不做手术太可惜,到时候麻醉科会全力配合!” 这让我吃了一颗定心丸。 四 3月29日,清明小长假前的周三,小昭住进了医院。 由于CT报告肿瘤压迫输尿管,所以计划30号上午放置输尿管支架管,防止术中损伤。然后再进行血管造影,阻断肿瘤的供血动脉,减少术中大出血的危险,周五手术。 然而,周五的手术已经排了不少,小昭的手术可能要在下午晚些时候才能开台。一旦前面的手术不顺,小昭的手术就有被取消的可能。 正在四处协调的时候,黄宇光教授打来电话,说小长假前做这样大的手术很危险,如果出现意外,搬救兵都困难,建议假期后再做。他还说,如果需要,他亲自保障。 我感动得差点儿落泪,为我自己,也为病人。 于是,小昭暂时先出院。 五 4月4日,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小昭再次住进了医院,放置了输尿管支架管,等待手术。 按理说我的心可以放下了,但事情出现了变化。 前来会诊的外科医生警告我,肿瘤已经把下腔静脉完全压瘪,这种对静脉的长期压迫和对肠管的长期压迫,可能导致粘连和异生血管,搬动肿瘤过程中可能撕破大静脉,导致难以控制的致命性出血! 我当然害怕这种情况。病人死于台上,无论如何难以交代。 我的压力陡然增加。 不仅如此,医务处接到病情汇报后,要求我们进行术前谈话公证,让家属知道病情的严重性和我们的严肃性。 程序是必须的,但时间来不及了。律师说要第二天11点半才能来医院,而小昭的手术10点左右就会开始。前一天输尿管支架管放置之后,小昭出现了血尿,而且很痛。下午小昭还要去做创伤更大的血管造影和栓塞,之后可能会发烧,所以手术不能后延! 于是我在出门诊的过程中,自己和律师沟通,公事私办,恳求他们第二天8点半派人来做术前谈话公证。 六 4月5日下午,血管造影如期进行,我同时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肿瘤血供来源于髂内动脉,这基本肯定了初步判断——巨大子宫肌瘤;坏消息是从造影中无法判断肿瘤与下腔静脉和肠系膜血管有无交通,而且肿瘤和周围器官似乎有粘连。 我再次和小昭的丈夫和妈妈谈话。小昭妈妈对病情的严重性很理解,焦急不安。小昭丈夫却出奇地淡定,不停地安慰岳母,说医生总会有办法的。 这让我有些不安。我给美国同学发微信询问这家人对手术的期望,更直接地说,一旦手术失败甚至病人死于台上,他们能否真的接受。 同学回复说小昭丈夫人很好,之所以“淡定”,是不想让一家人都陷入混乱状态。 七 一切忙完后回到家,已经晚上7点多,敲门无人应答。饭桌的闹钟上别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饭在锅里,菜在微波炉里,自己热一下吃。烤箱里有一只虾,别忘吃!我和儿子出去遛弯儿了,一会儿回。” 我突然心一酸!是啊,我不是扁鹊华佗,只是一个普通医生而已。 但是现在,医生几乎是一个完全不允许失手的职业,我如此冒险,值得吗? 病人输不起,我同样输不起! 于是,我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图,并配了一段话:“1. 家人:这也是家常便饭!2. 病人:开弓没有回头箭!您信任我,我便全力以赴。天佑病人,天佑我!共同搏一把!” 理解的朋友很多,有安慰,有理解,有鼓励。 一位知名电视栏目的编导再三希望录制手术过程,被我婉言谢绝。 我需要心无旁骛! 八 其实,我更需要的是有人帮我分担压力,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分担责任! 太太不是医生,不懂我们这行的难言之隐!这个时候,我想起了老师——郎景和院士。 我给郎大夫打电话,不通。前几天他去了英国,也许没回来。我只好试着给他发短信,问周四上午他是否在医院,有事求助。他回复:“好的,上午在呀。” 随后我给他发了一条比较长的信息,简单叙述了病情和我的担心。郎大夫很快回复:“到时候叫我。” 九 我对正在收拾书包的小同学说:“爸爸明天有一台很困难的手术,咱们明天早上可不可以麻利些,这样爸爸送你到学校后,就能到医院好好儿吃顿早餐!” 小同学爽快地答应了。 我一直认为自己心理素质不错,尽管考试前会紧张,但一上考场打开试卷就没事了。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上床就睡着,但那天晚上我脑海中却一遍遍预演手术,想象可能发生的危险和对策,前半夜居然睡不着了。 我起来从冰箱里拿了一听啤酒,喝完后很快睡着。睡眠时间不算长,但质量颇高,起床后神清气爽。 小同学没有忘记前一天晚上的承诺,穿衣刷牙洗脸一气呵成,我们提前到了学校。在校门口,小同学歪着头对我说:“爸爸,你好好儿手术吧!今天我很乖,对吧?” 我轻轻摸了摸他的头,骑着前一天刚买的电动自行车,前往医院。 不到两年,我丢了两辆电动自行车。心疼之余,我安慰自己:破财免灾! 是啊,对于外科医生,手术意外就是灾难。果真如此,自行车丢得也值啊! 十 4月6日,听起来很吉利的日子。连续雾霾几天的北京,清朗了不少。 7点半,我到郎大夫办公室,向他详细汇报了病情,郎大夫让我手术开始后通知他。他说上午有讲演,但可以随时通电话,手术优先! 临走郎大夫告诫:“第一,(皮肤)切口不要贪小,否则一旦(腹腔内)出血,止血很困难;第二,如果能把瘤子完整分离出来,就基本成功了;第三,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慌乱,有我在呢!” 从郎大夫办公室出来,我走路都轻快了很多。 8点整,查房。我问病人睡得如何,她说后半夜睡不着,还问我是不是也没有睡好。 我肯定地回答说我睡得很好!我要让她相信,我是精神百倍地给她手术。 精神百倍一点儿不假,一种称为儿茶酚胺的物质已经进入血液,它让人投入战斗! 十一 8点半,律师到达病房。小昭妈妈对公证的烦琐程序有些不高兴,认为这些程序“污辱”了她对我们的绝对信任。 万事俱备,只等开台! 十二 9点半,第一台手术结束。患者是一名4个月大的女婴,生殖道恶性肿瘤。这就是医生眼中的“人生”:有不幸的,还有更不幸的! 10点整,小昭被接进手术室,黄宇光主任和病人打了招呼后,重重地拍了拍我的肩。 他亲自给小昭输液,开局很顺利。 然而小昭很快说头晕,她问是不是低血糖。其实,应该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病人的腹部像小山一样隆起,比足月妊娠更壮观。这样大的包块压迫到下腔静脉,血液不能回流,血压自然就低了。 所幸小昭很快被成功麻醉。 由于担心手术中大出血危及生命,麻醉后需要进行深静脉穿刺,以便于快速补液,还要进行动脉穿刺监测动脉压力。 静脉穿刺比较顺利,但动脉穿刺遇到了困难。小昭的血管都瘪了,黄主任亲自上手,也遭遇到了麻烦。 “不要再等,消毒开台!”黄主任手一挥。 十三 10点35分,三方核对病人和病情之后,手术开始,台下巡回护士通知了郎大夫。 一刀下去之后,我此前所有的紧张和不安都消失了!那些关于医疗纠纷的担心,也不知道去了哪儿。我的全部精神,刹那间,集中了! 瘤子的确是太大了,血管非常丰富,和周围真有粘连!我们细心地一处处将粘连分解后,瘤子被完整地从腹腔中搬了出来! 我让台下的巡回护士将情况简要汇报给郎大夫,告诉他可以继续讲演了。 我和助手一层层剥离瘤子表面的包膜,一根根结扎血管,居然一滴血都没有出,瘤子被完整剥了下来,子宫留下了。 黄主任和我一起用车推着这个比两个足球还大的瘤子到家属等候区,小昭妈妈双手合十,当场就哭了…… 十四 病人被推出手术室后,我和主管大夫抱着瘤子拍了一张“庆功照”,笑容灿烂,皱纹都出来了。 然而,进入医生休息室,我一下子瘫坐在沙发上。 是啊,我不是一个优秀的医生,因为,我不够单纯,想得太多! 但我也是一名合格医生,因为,我敬畏生命,尽心尽力! 既然答应给小昭手术,只能想办法,创条件,精心准备,寻求帮助……就像一支已经满弓的箭! 我拿起一张废弃的麻醉记录单,写下了这样几句话,作为对这段协和医事的记忆:开弓没有回头箭,千方百计总向前。幸有良师左右扶,一箭中的终延年! 补记 我将文章的初稿打印出来,呈给导师郎景和院士指正。郎大夫在南下长沙讲课的飞机上,写下了如下点评,让我感动不已: 谭先杰大夫为我们细腻地描述了一个有惊无险的病例,如同一幅朴素的工笔画,几个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有情理、有磁力;有情景、有思想。 这也是爱的图解,对病人,对职业;医患间,同事间。 就从医而论,也体现了“不打无把握之仗”“有备无患”的基本原则和策略——最后的具体手术,似乎并不那么复杂惊险了,这正是之前充分准备的结果,否则一定会荆棘丛生,危机四伏! 这里,也还印证了我常说的另外一句话:外科手术,决策占75%,技巧占25%。 决策、设计、计划是决胜的关键。 谭先杰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资深妇科肿瘤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级健康科普专家,第三届“国家名医”和首届“人民好医生”,2016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子宫情事》和2019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金奖作品《10天,让你避开宫颈癌》作者。 102位知名医学专家讲述执医生涯中印象最深的故事; 故事真挚感人,体现医患真情; 一部协和发展史,一部医学人文实践史。 通过呈现医学人文之美,加深人们对构筑医患共同体实践意义的认识和对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