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可成佛--菩萨五十二位阶讲记

凡人可成佛--菩萨五十二位阶讲记
作者: 口述:释证严
出版社: 复旦大学
原售价: 23.00
折扣价: 16.80
折扣购买: 凡人可成佛--菩萨五十二位阶讲记
ISBN: 9787309072686

作者简介

证严上人,台湾著名宗教家、慈善家,是慈济基金会的创始人与领导人,开创慈济世界,含括“慈善” “医疗” “教育” “人文”四大志业。二O一O年,被台湾民众推选为“最受信赖的人”。 一九三七年,出生于台湾台中的清水镇。一九六三年,依印顺导师为亲教师出家。师训“为佛教,为众生”,奉持不懈。一九六六年,创办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一九六六年以后的数十年来,慈济世界在上人慈悲呵护下,一步一步,坚实的茁壮如今遍布全球的慈济人,出现在全世界许许多多有灾难与苦痛的地方,亲手拔除人们的苦与痛,秉慈运悲行于菩萨道,同心实践证严上人三愿:人心净化,社会祥和,天下无灾难。 曾获颁——二OO九年国际慈善论坛“国际慈善功德人物奖”、二OO八年世界佛教友谊会“全球佛教贡献奖”、二OO七年日本庭野和平基金会“庭野和平奖”、二OO四年加州美国亚裔联盟“亚美人道关怀奖”等众多国际性荣誉。

内容简介

大力菩萨言:“云何六行?愿为说之。”佛言:“一者 十信行,二者十住行,三者十行行,四者十回向行,五者 十地行,六者等觉行。"——《金刚三昧经》 五十二位阶之名出自“佛之六行”,即六度之行也。 菩萨由凡夫到成佛,定要经过这五十二个阶位,即十 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才能转凡 夫,成就菩萨,更进一步而成佛。 凡夫总是为己较多,利他较少。菩萨学习佛的心行, 因此自度度他,心胸渐次开阔。一旦内心的镜子擦拭干净 ,大圆镜智光明,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即是成佛了。 十信者,乃三贤之首,万行之先。然欲从凡入圣,必 以信为先导。始自信心,终至愿心,总为十信,以作菩萨 真修之方便也。——《三藏法数》 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我们 发心学佛,就是要学佛陀发大心、立大愿、广度众生。若 不能相信佛德、佛行,绝对学不成佛。所以对于佛的德、 佛的行为,应该要非常坚定,一定要以信来降伏疑。经典 中有关“信”的名相很多,现在取十种信,作为菩萨修行 的方便。 《三藏法数》有云,万行以十信为先,十信也是三贤 之首。“三贤”是指已证十住、十行、十回向诸贤位的菩 萨。我们修行要证入贤位,一定要从信心入门,以信为前 导,之后一步步进入贤圣果位。 一 “十信”从信心入门,以愿心为终。信心带我们入门 ,之后一直引导我们到发愿,如此共为十信。此十信,是 菩萨修行的第一道门,也是菩萨真修的方便。行者若有信 心,就会发宏愿;信心为前提,发愿随其后。所以信若正 确,愿就正确;信若坚定,愿就宏大。 但信若迷失,则 差毫厘,失千里,正道的方向一偏差,就会向邪道而去了 ,所以“信”对学佛者非常重要。信、愿、行是菩萨行者 的道路,这一切都以“信”为前提。 第一章 信心 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信心住。 ——《楞严经》 第一要建立信心。建立信心,才能发大愿心;有了大 愿心,才能实行菩萨道。所以“信”非常重要。 没有人能一悟成佛,要学佛、成佛,人人都要经过菩 萨道,才能到达佛境界。不论从哪里开始,信心是最重要 的基础。有坚定的信心,才能灭尽一切妄想,才能于中道 纯真地直行。如此,在修行道上就没有偏差。 第二章 念心 一真信明了,一切圆通。……无数劫中,舍身受身, 一切习气,皆现在前。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 念心住。——《楞严经》 心能去妄,建立了真诚的信心,也就是“真信明了” 之后,这一分正确明信的心念要念念不问断,这也就是“ 念心”。念心要绵绵密密,不要有一点空隙;信念不间断 ,能防止无明趁虚而入,自然“一切圆通”。只要念念不 离正信,真实的信心明白无欺,信心念力相续不断,做一 切都能圆融通达,对人对事物都能圆通。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