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课(精)/大家读大家
作者简介
毕飞宇,1964年生于江苏兴化。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同年赴南京任教。1998年入江苏省作家协会。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小说创作,代表作有《玉米》、《青衣》、《平原》、《推拿》等。作品多次荣获国内外各项文学大奖,曾获茅盾文学奖,两次鲁迅文学奖,英仕曼亚洲文学奖,法国《世界报》文学奖等国内外文学大奖。有十多个语种的版本在海外发行。《推拿》被改编为同名电影,获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银熊奖,第51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提名。
内容简介
看苍山绵延,听波涛汹涌——读蒲松龄《促织》 《促织》则相反,它很微小,它只是描写了一只 普通的昆虫,但是,它却是从大处人手的,一起手就 是一个大全景:大明帝国的皇宫:宣德间,宫中尚促 织之戏。相对于1700字的小说而言,这个开头太大了 ,充满了蹈空的危险性。但是,因为下面跟着一句“ 岁征民间”,一下子就把小说从天上拽进了人间。其 实,在“宣德间”宫中是不是真的“尚促织之戏”, 正史上并无明确的记载。当然,现在我们都知道了, 正史上之所以没有记载,一切都因为宣德的母亲。失 望而又愤怒的母后有严令,不允许史官将“宫中之戏 ”写入正史。然而,母爱往往又是无力的,它改变不 了历史。历史从来都有两本:一本在史官的笔下,一 本类属于红口白牙。红口白牙有一个最基本的功能, 那就是嚼舌头。 附带说一句,大明帝国的皇帝是很有意思的,我 曾在一篇文章里给他们起了一个绰号,我把他们叫做 “摇滚青年”。 现在我有一个问题,《促织》这85个字的开头有 几个亮点?它们是什么? 在我看来,亮点有两个:一个是一句话:此物故 非西产,第二个是一个词:“有华阴令欲媚上官”里 的“欲媚”。我们一个一个说。 “此物故非西产”,这句话特别好。这句话说得 很明确了,既然这个地方没有促织,那么,小说里有 关促织的悲剧就不该发生在这个地方。 问题来了,这里头牵扯一个悲剧美学的问题,悲 剧为什么是悲剧,是因为无法回避。悲剧的美学基础 就在这里,你规避不了。古希腊人为什么要把悲剧命 名为“命运悲剧”?那是因为他们对人性、神性—— 其实依然是人性——过于乐观,古希腊人不像我们东 方人,他们不愿意相信人性——或者神性——的恶才 是所有悲剧的基础,那么,悲剧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一定是看不见的命运在捉弄,命运嘛,你怎么可以逃 脱。只不过这一切和我们人类自己无关,只和那只“ 看不见的手”有关。所以,他们为人间的或神间的悲 剧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命运,也就必然性。命 运悲剧就是这么来的。这是古希腊人最为可爱的地方 。这构成了他们的文化,在我看来,文化是什么呢? 文化就是借口。不同的人找到了不同的借口,最终成 为不同的人,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文化。 那么好吧,既然“此物故非西产”,悲剧就不该 在这里发生了。道理很简单,泰坦尼克号的悲剧不该 发生在太湖,大量的爱斯基摩人中暑而亡不该发生在 北极,对犹太人的种族主义灭绝也不该发生在新西兰 。我要说,因为“宫中尚促织之戏”,又因为“岁征 民间”,没有蛐蛐的地方偏偏就出现了关于蛐蛐的悲 剧。这里头一下子就有了荒诞的色彩,魔幻现实的色 彩。所以,“此物故非西产”这句话非常妙,是相当 精彩的一笔。经常有人问我,好的小说语言是怎样的 ?现在我们看到了,好的小说语言有时候和语言的修 辞无关,它就是大白话。好的小说语言就这样:有它 ,你不一定觉得它有多美妙,没有它,天立即就塌下 来了。只有出色的作家才能写出这样的语言。P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