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实践(中英文双语版)(精)

管理的实践(中英文双语版)(精)
作者: (美)彼得·德鲁克|译者:齐若兰
出版社: 机械工业
原售价: 199.00
折扣价: 129.40
折扣购买: 管理的实践(中英文双语版)(精)
ISBN: 9787111637387

作者简介

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1909年—2005年),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与“管理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他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近30篇文章,本书收录的《自我管理》是《哈佛商业评论》创刊以来重印次数最多的文章之一。

内容简介

第1章 管理层的角色 在每个企业中注入活力的要素——独特的领导群体— —管理层的出现——管理对自由世界利害攸关 在每个企业中,管理者都是赋予企业生命、注入活力 的要素。如果没有管理者的领导,“生产资源”始终只是 资源,永远不会转化为产品。在竞争激烈的经济体系中, 企业能否成功,是否长存,完全要视管理者的素质与绩效 而定,因为管理者的素质与绩效是企业唯一拥有的有效优 势。 在工业社会里,管理层也是一个独特的领导群体。我 们不再讨论“劳资”之间的关系,而开始讨论“管理层” 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资方的责任”以及“资方的权 利”等字眼已经从我们的词汇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 管理层的责任”以及“管理层的特权”(一个不幸的词语 )。事实上,我们正在建立完整而明确的“管理教育”体 系。当艾森豪威尔政府在1952年成立时,他们刻意组成一 个“管理型的政府”。 管理层逐渐成为企业中独特而必需的领导机构是社会 史上的大事。自从20世纪初以来,很少见到任何新的基础 机构或新的领导团体,像管理层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 快速诞生。在人类历史上,也极少看到任何新的机构这么 快就变得不可或缺;甚至更加罕见的是,这个新的机构在 形成过程中遇到这么小的阻力、这么少的干扰,引发这么 少的争议。 只要西方文明继续存在,管理层都将是社会基本而主 要的机构。因为管理不仅是由现代工业体系的性质所决定 的,而且是由现代企业的需要所决定的。现代工业体系必 须将其生产力资源(人和物质)交托给现代企业。管理还 体现了现代西方社会的基本信念:它体现了通过系统地组 织经济资源有可能控制人的生活的信念;它体现了经济的 变革能够成为争取人类进步和社会正义的强大推动力的信 念,正如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早在250年前就夸 张地强调的那样,如果某人能使只长一根草的地方长出两 根草,他就有理由成为比沉思默想的哲学家或形而上学体 系的缔造者更有用的人。 认为人类能利用物质来提升心灵的信念,并非就是人 们长久以来称之为“物质主义”的异端邪说。事实上,这 个观念和我们一般所理解的“物质主义”的意义不太一样 。它是崭新、现代而且西方独有的观念。在过去以及现代 西方社会以外的世界中,许多人始终认为资源限制了人类 的活动,限制了人类控制环境的能力,而不是视资源为机 会或人类控制大自然的工具。大家总认为资源是老天的恩 赐,而且是不可改变的。的确,除了现代西方社会之外, 所有的社会都认为经济变化将危害社会和个人,因此政府 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持经济稳定不变。 因此,管理层是专门负责赋予资源以生产力的社会机 构,也是负责有组织地发展经济的机构,体现着现代社会 的基本精神,所以它是不可或缺的,这也说明了为何这个 机构一旦出现,它就发展得如此之快,遇到的阻力如此之 小。 如果只读一本管理书籍,就读《管理的实践》!被誉为“现代管理学大厦的根基”,它的出版,就是管理学诞生的标志! 当今中国一代活跃着的组织*近的眉睫的问题,正是德鲁克向我们描述的如何管理的问题。 彼得·德鲁克1909年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他童年与青年时代分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成长于巨大的社会动荡和变革之中,让他对人的兴趣远远超过其他,他研究管理,正是基于这一点。 德鲁克在研究管理课题时,对人抱持足够的重视,这使得他的洞察往往能直击本质。他在《管理的实践》中首次提出“未来是有机体的时代”。如今,社会发展的大潮终于将我们带到这个方向——知识经济时代全面来临,世界领先的企业无不引入更加灵活和敏捷的组织形态,以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有效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 20世纪80年代,德鲁克思想被引入中国,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管理学者和实践者。其中,《管理的实践》作为德鲁克代表作之一,被读者誉为“现代管理学奠基之作”。如果只读一本管理书,请读这本《管理的实践》。 超越时空的德鲁克,管理者永恒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