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力(三步学会精准表达)

概括力(三步学会精准表达)
作者: 山口拓朗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1.40
折扣购买: 概括力(三步学会精准表达)
ISBN: 9787521735215

作者简介

[日]山口拓朗 曾为记者、出版社编辑,2002年成立独立的工作室,22年间共写过3000余篇文章,目前通过演讲、研修等活动向更多的人传授沟通、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著有畅销书《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不动笔就能学会写文章的训练法》《好好接话》。

内容简介

概括力强者与概括力弱者的根本差异 传达一件事时,不可一味地长篇大论。很多情况下,过于冗长的表达反而让人无法领会核心思想。比如,一名下属向上司汇报、商谈相关工作,可能有以下两种表达。 表达方式① 今天我想着就前几天的活动去各个公司登门致谢,然后到A 公司时,正好碰到了前田先生……聊着聊着,我就说到了我们公司的“美味提醒”(商品名),然后前田先生说他想和我们一起做这个项目。他本身就很擅长网络推广……关于这件事,您方便抽空谈谈吗? 表达方式② 跟您汇报一下关于A 公司的前田先生想参与我们公司的“美味提醒”项目,帮助我们销售的事情。他说可以帮助我们制作销售网页,通过网络媒体扩大宣传等。请问,您可以和他见一次面,聊聊这件事吗? 哪种汇报形式更简明易懂呢?很明显,大家都会选第二种。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概括力的差异。 再举个例子。你最近看了一部电影,想告诉朋友这部电影的内容。一种表达如下所示。 电影里的主人公非常聪明,而且很帅,他叫健一,工作非常努力,也很出色。说到工作,其实他的职场环境并不好,上司滥用职权,以大欺小,压迫职员。但是,健一凭着很强的适应力……(一直不停地说。) 像这样,虽然你按照电影中的播放顺序娓娓道来,但是因为描述过于冗长,你的朋友也不会对此感兴趣。这样的阐述杂乱无章,又没有重点,很难让人听懂情节的发展。 我们再来看另一种表达。 这个电影讲述了主人公面对不合理的裁员政策,仅靠说话技巧就一举扭转局面,成为一名成功的视频博主的励志故事,非常感人。 这样阐述就有可能让你的朋友觉得有点儿意思,进而产生兴趣。那么,为什么后一种表达方式更容易让人产生兴趣呢?究其原因,也在于概括力的差异。 概括力究竟是什么 概括力是指抓住关键信息,顺应场景,简洁明了、有逻辑性地进行表达的能力。两小时左右的电影信息量太大,如果不整理关键点,只是从头到尾一直讲给别人听,十有八九会把对方搞晕。相比之下,如果你能从庞大的信息量中整理出关键点,并告知对方,对方一定会很开心。前者是概括能力弱的人,后者便是概括能力强的人。 概括能力强的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向别人传达信息时,舍弃 90% 的信息。他们确信“只要传达 10% 的信息,对方就会理解”,所以他们可以果断地舍弃 90% 的信息。表 达者的这种自信,会带给接收者莫大的安心。 什么都想说,便是典型的不会概括。这样的人,不是担心自己说的少会导致对方无法理解,就是不会正确处理和整理信息。 很多情况下,人们之所以担心自己说的少会导致对方无法理解,其实是因为本身没有理解重点、要点,从而没有自信。为了弥补这种缺乏自信,人们就会拼命不停地说。还有一种情况是,人们之所以不会正确处理和整理信息,多是因为不了解概括的过程、步骤等。无论是哪种情况,大家都可以参考本书所讲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概括的能力。 顺便说一下,如果你看了两个小时的电影,脑子里却没有任何想说的话,这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非常糟糕了,简单来说就是输入力不足。为了锻炼概括力,你必须在输入(信息收集)方面下大功夫。 概括力得到提高后,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就会提高。因为概括力应用在方方面面,比如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提出策划方案时,向客户做报告时,讨论和谈判时,向客户推销产品时,说服别人时,等等。总之,概括力是所有工作场合中都需要的一种能力。 当然,在理解对方并与其产生共鸣的交流中,概括力的作用也不容小觑。一边获取对方的信息(想法、心情、价值观、性格等),一边投其所好,说一些合适的话,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概括的过程。 本书将概括过程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收集信息(收集足够的有效信息),详见第二章; 第二,整理信息(分门、排序整理信息),详见第三章; 第三,传达信息(简明扼要地将信息传达给对方),详见第四章。 加强各个步骤的训练,概括力就会逐渐得到提升。 概括力,在工作中表现个人能力的关键之处。精准表达,说到痛点。 是否感觉职场高手都会精准表达,集中输出?这些人的说话特点都离不开概括力强,用表达将自己的想法和工作成果高效输出,也让听者准确接收,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掌声。 ·粥左罗 、阿秀、席越 倾情推荐。可操作性强,分解步骤手把手培养读者概括力 作者将概括力的锻炼过程分成三个步骤,在讲解过程中列举了概括力强者和概括力弱者表达方式的对比,更突显概括力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还给出了精准表达的“标准答案”,读者可以举一反三,运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 ·20多年记者与编辑经历,实力畅销书作家,深谙概括力之道 作为记者,作者成语与日本各个阶层人士进行过深度访谈,深谙沟通之道。著有多本畅销书《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好好接话》《九宫格写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