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性修养系列套装(共4册)提高党性修养

新时代党性修养系列套装(共4册)提高党性修养
作者: 白凤国,吴黎宏,于立志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
原售价: 186.00
折扣价: 140.64
折扣购买: 新时代党性修养系列套装(共4册)提高党性修养
ISBN: 9787516225981

作者简介

白凤国,党政畅销书作家。已出版《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与党员干部谈理想信念》《忠诚干净担当:做最好的干部》等著作多部,并在新华网、人民网、《学习时报》等媒体发表文章百余篇。 吴黎宏,作家,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理事,曾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综合工作处处长,从事哲学和行政管理学研究工作多年。著作有《共产党员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领导干部必备的七种思维》《做合格的领导:中国古代官德概要》《中华传统官德修养》《撸起袖子加油干: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成功领导者的12种气质》《纪律制胜》《好领导要有高情商》《赢在底气:夯实从政基础的八项修炼》《四讲四有:共产党员新坐标》等24部,发表论文70余篇、散文随笔350余篇,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 于立志,现为国务院国资委职业经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干部教育和中华传统文化。曾在鞍钢集团公司机关和所属单位机关做党务工作32年,任处长、副处长等职20余年。 撰写专著20部,约400万字,如《党员干部修养镜鉴》《毛泽东妙评历史人物》《为民务实清廉——做真正的共产党人》《修养忠告与经典案例》《明镜:做合格党员50讲》等,其中《党员干部修养镜鉴》一书荣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党建读物奖”;合著作品5部,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论》《与领导干部谈调研》等。

内容简介

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终也会走向失败。”a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只停留在说上,关键的是要做,心口如一、知行合一、见诸行动、持之以恒,进而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1947 年3 月,胡宗南的部队占领延安。为了在“共匪老巢”摆出为民谋利的样子以笼络人心,胡宗南别出心裁,搞了一个“为人民服务处”,服务内容包括发放赈济、免费治病、代写书信等。服务处挂牌的那天很是热闹,因为张贴的通告说,延安城内不管男女老幼, 只要来就发给救济金法币二十元,或者布二尺,或者米二升。“为人民服务处”门口拥挤了几天之后,胡宗南发现这样发展下去实在难以承受,更重要的是民众依旧不说国民党好话,所有的服务内容只好停止。“为人民服务处”成了胡宗南瞎折腾的一个笑话。 口惠而心不至,徒有其表而无其质。胡宗南的可笑就在于:归根结底,国民党从领导人到士兵,从未真正把人民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就在1947 年的后一天,历经了一年军事、政治上的溃败与失利后,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各方告急和失败之报,几乎如雪片飞来,不能有一刻之闲暇……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听之天父定夺。”众所周知,蒋介石是教徒。作为一个教徒,人生“听 之天父定夺”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个政党、一支军队,把天父的定夺当作标准,那人民的位置又在哪里呢? 有趣的是,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这位无神论者同样讲到了“上帝”。他从中国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讲起,并由此生发开来,他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在心里,在共产党人心里,人民群众就是自己的“上帝”,如同党章规定的那样:“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如同在《为人民服务》中强调的:“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从我们党的历史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当年,在战争年代,曾流行于太行山区和冀中平原被老百姓广泛传唱的一首支前民谣,就是对这一结论的生动诠释。“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衣,后一件老棉被盖在担架上,后一个亲骨肉送他上战场。”正是因为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才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陈毅曾动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正是因为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创建了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大规模开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是因为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征程,并实行了一系列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事实充分说明,人民群众是党的根,是党的血脉,是党的力量源泉。 2019 年3 月22 日下午,当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意大利众议长菲科举行的会见临近结束时,菲科突然问道:“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我本人当选众议长已经很激动了,而中国这么大,您作为世界上如此重要国家的一位领袖,您是怎么想的?”习近平主席的目光沉静而充满力量,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宣言,是党的干部勇担历史使命的责任。b 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来自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我将无我”,终是为了“不负人民”。只有做人民的勤务员,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才无愧于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从理论高度阐释了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一生的必修课 加强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共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能力,更好地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的重要举措。新时代共产党员为什么要加强党性修养、如何加强党性修养?本书系统解答了这些重大问题,为新时代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实用的方法。 从实践角度阐释了加强党性修养有益的经验和实用的方法 本书通过大量典型案例阐明深刻的道理,事例生动有趣,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好看、好读。既可以作为新时代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辅导读物,也可以作为各级党校、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培训的参考教材。 对照新时代党性修养的五大方面,系统解读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回答如何提升党性修养等相关问题 党性修养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永恒课题。本书重点围绕五大修养,即理论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养、作风修养、纪律修养等展开论述,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中、在绝对忠诚中、在修身养德中、在践行初心中、在担当负责中、在纪律约束中、在党内生活中、在社会实践中、在自省自律中、在自觉接受监督中锤炼坚强党性。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党性教育的培训教材,党员干部进行党性锻炼、加强党性修养、提升素养能力的辅助读物 本书对于党性修养的分析是全面的、系统的,不仅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阐述了新时代党性修养的科学内涵、基本要求、基本原则,分析了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还分析了强化党性修养的途径、方法,有助于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和理解新时代党性修养的丰富内涵、锤炼党性的重大意义、正确把握党性锻炼的主要路径与方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