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青年通读本

中国历史青年通读本
作者: 吕思勉
出版社: 江苏人民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0.60
折扣购买: 中国历史青年通读本
ISBN: 9787214189196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家贫,12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研读史书。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作为我国现代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高,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其史学专著《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中国近代史》等,均为后人的学习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内容简介

讲到衣服,也因发明了植物的纤维,可以利用; 又发明了养蚕。于是有麻丝布帛,以做衣服的原料。 裁制的方法,自然也进步了。最初的衣服,只是用一 幅皮,遮蔽着下体的前面,这就是后来所谓钹*。进 步些,知道连后面也围起来,那便是裳。再进步些, 会做两只袴管,便成所谓禅和袴*。遮蔽上体的衣, 戴在头上的帽子,穿在脚上的鞋袜,‘自然也不难逐 渐发明。 最初巢居时,人只会在天然的大木上坐卧,借着 天然的浓荫,做个遮蔽,至多会把树叶子牵连起来, 以补天然之不足罢了。后来有了刀斧等器具,就可把 树木砍伐下来,随着自己的意思,搭成架子,这便是 栋梁的起源。至于洞穴,天然的不够住,也可用人力 在地上掘成;或者把土堆起来,只留一个出口。”这 种人造的洞穴,就是墙壁的起源。再进步些,把土木 两种工程,合而为一就成所谓宫室了。 行走的道路,此时自然也会用人力修治,遇到水 ,就用木石等物,架成桥梁。水阔的,还会用木头造 成船,或者编成筏。驯服动物,本是渔猎、畜牧时代 做惯了的事。牛马等气力大,行走快,又可驾驭的动 物,自然要利用他,以补人力之不足。 古代的生活,就是如此逐渐进步了。至于社会的 组织,又是怎样呢? 上古社会组织之形成及其进化 人是不能单独生活的,所以有人类,就有社会; 而有社会,就必有一种组织。最初的组织,是依靠血 统的。人所最初认得的是母亲。而同出一母的子女, 亦必互相依倚,所以其次便是兄弟、姊妹。母又有其 母,女又有其女,如此世代相联,就结成一个女系氏 族。这时候,还没有个别的夫妇。后来夫妻之制,渐 渐确立了。而在渔猎时代,则从事于打猎的;在畜牧 时代,则从事于驯服动物的,都以男子为主。就是农 业,初期虽是女子所发明,⑦后来也渐渐的,移于男 子手中了。生产事业,渐渐以男子为中心,战斗更不 必说。如此,女子在社会的地位,就渐渐降低;渐渐 的附属于男子;所生的子女,也渐渐的附属于其父亲 ;而女系就变为男系了。中国人的姓,最初是跟着母 亲的,后来却跟着父亲,就是这个缘故。 以上所说的,是血统上的组织。最初亲爱的感情 ,及其能互相了解,都以血统相同的人为限,后来就 渐渐的扩充了。同住在一地方的人,渐能互相亲爱, 互相了解;公共的事情,可以联合着去做;而且能公 推有才智的人,以为首领。如此,就渐合各氏族而成 部落。同在一地方的人,语言、风俗、信仰等,自能 彼此相同,这又是民族的起源了。 在上古,因交通的阻塞,人类制驭天然能力的缺 乏,各部落间,互相往来之事,大概是很少的。后来 就不然了。彼此互相接触之后,也有能讲信修睦,常 保其和平关系的;也有免不了争斗的。大概农业社会 ,衣食饶足;其人所从事的事业,又极和平。所以其 性质最为善良。对外多能“讲信修睦”。内部更其不 分彼此。孔子所说的大同时代,大约就是指此等部落 而言。渔猎和游牧部落,都要比较穷困些。渔猎社会 ,因食物的限制,人数不能很多,侵略的力量,还不 甚强。游牧社会就不然;而他们的行动,又极容易。 所以往往成为侵略者。假定有两个部落,互相争斗, 一胜一败,败者的财产,就要为胜者所有,连人也做 了他们的奴隶了。如此,便生出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 阶级来,征服者为治者,被征服者为被治者,治者和 被治者,既经划分,治者的威权,自然会曰益膨胀。 其初相去不甚远的,后来就判若天渊了。即使没有征 服和被征服的关系.一部落中,治者的权力,也会曰 渐扩大,至于与被治者分离的。古代的国家,大概是 如此造成。 上古制度文物之进化 最初的社会中,人人所做的事情,是差不多的。 后来智识技能,渐渐进步,就要发生分工了。人所以 异于动物的,是能够使用器械。单靠生来的器官,所 成就的,总是有限,而且是代代相同的。到能够利用 器械,就曰新月异,无可限量了。人最初所能利用的 ,只是石头,次之才是金属。而金属之中,铜器又早 于铁器。《易经》的《系辞下》上说:黄帝、尧、舜 时代,“弦木为弧,剡木为矢”。而古书上又屡说蚩 尤造兵;大约五帝时代,正是石器、铜器转变的时期 。此等有形质之物而外,人类最大的发明是火。有了 火,就可以熟食,可以御寒,可以铬铸金属,制造陶 器,发明文物,一日千里了。我国此项发明,还远在 燧人时代。初期简陋的器具,人人会造。 P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