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考古与宇宙观
作者简介
维萨-佩卡·赫瓦 芬兰欧陆大学考古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东北欧洲 新石器至现代的物质文化、人地关系、宇宙观与文化遗产等。 安蒂·拉赫玛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考古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北极地区的史前文化认同、文化产品与世界观、北极区域研究以及近东考古学。 曲枫 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分别于吉林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荷兰莱顿大学获考古学硕士学位,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包括北极考古和民族志学、北极环境史、宗教人类学等。 刘岩 吉林省长春市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讲师。分别于吉林大学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领域为考古学理论、 新石器时代考古、社会考古、空间与景观考古。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刘玮 吉林省吉林市人,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斯分校(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人类学系与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博士联合培养项目在读博士。分别于吉林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石器分析、残留物分析、遗址过程、植物考古、考古学理论与考古学史等,重点关注北极及近北极地区文化适应和技术演变。
内容简介
北极,是浩瀚的冰封海洋 也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处所 静谧,而又神秘;荒凉,而又壮丽 人们鲜少去往北极 却对这片纯净的世界充满向往 一次次努力尝试 揭开笼罩在历史迷雾中的北极面纱 北极考古与宇宙观 以陆地、海洋、天空为主题 呼应萨满信仰的三重宇宙观 描述了一个充满生命的世界 陆地的岩石、土壤、森林 是与人类建立联系的媒介 海洋的景观、航道、河口 见证了带有神话色彩的北极历史 天空的太阳、候鸟、极光 勾勒出光明与黑暗共舞的奇幻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