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向左,美国向右?(译文纪实)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阿努?帕塔宁(Anu Partanen) 1975年生,芬兰记者、专栏作家,曾经做过教师和广播评论员。她从2008年到美国生活, 2009年通过斯坦福大学的创新新闻奖学金成为《财富》杂志的客座记者,并为《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财富杂志》和芬兰的主流出版物撰稿,同时也是英国广播公司(BBC)世界频道的定期广播评论员。在纽约生活了十年之后,她与美国丈夫、孩子一起搬回了芬兰。 \"
内容简介
\"【精彩书摘】: ★在21世纪初,离开芬兰或任何一个北欧国家前往美国定居,就意味着要经历一种非同寻常且无比严酷的时空穿越,意味着“回到过去”。 ★离开芬兰后才过去短短几个月,我便从一个成功快乐的职场女性,变成了一团乱麻——焦虑不安、谨小慎微、自我怀疑。 ★我站一个局外人的视角观察美国的当代生活,却惊讶地发现,在林林总总的生活细节之中,上述那些现代化的核心优势——自由、个体独立和机遇——似乎完全缺失了。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焦虑和压力,相形之下,那些宏大的理想观念越发显得名不符实。 ★当我和崔佛谈恋爱以及之后搬到纽约居住的时候,很多朋友都为我高兴;如今,就是同样一批人劝我如果要生孩子,就不该老是想着钱的问题。我难免觉得好笑,是啊,我心想,你们倒是来纽约试试,我看你们能不能想要孩子又不想钱的问题! ★不妨想象一下,在北欧当家长会是怎样的体验?你可以专注于养育孩子这件事本身,在每一个年龄段以适当的方式教育他们,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必担心自己没有存下或赚到足够的钱供他们去读大学,或者担心他们因为没有大学文凭,最后只能流落到社会的最底层……因此,在多数情况下,你无需事无巨细地安排孩子的生活,尽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应对大学的申请流程,他们还能从中获得“步入成年”的满足感。 ★如果要用一句话简单概括美国和北欧国家的区别,或许可以这样说:美国有一套不公正的税制和一个庞大的政府,而北欧则有一套公正的税制和一个明智的政府。还可以换一种说法,美国被困在过去,而北欧已活在未来。 ★美国人往往认为,北欧国家都在“超支消费”,但现实却并非如此。整体而言,北欧政府远比美国政府更擅长平衡收支。到2014年为止,美国累积的债务已经超过了它的国民生产总值(GDP),而芬兰的债务额占本国GDP的70%,丹麦60%,瑞典50%,挪威则仅略高于其本国GDP的30%。2013年,经合组织成员国中,“债务∶GDP”的平均值为109%。在过去十年间,所有较大的北欧国家都维持了一定的财政盈余,与之相对,美国则是经合组织成员国中财政赤字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这些国家间的差异让我想到了一个网上流行的表情包,它打趣了大火美剧《绝命毒师》(Breaking Bad)剧情展开的前提条件。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高中化学老师,名叫沃尔特?怀特。在故事的开头,他发现自己得了癌症,但保险公司却拒付其治疗费用。为凑出10万美元的医疗费,沃尔特想出了一个赚快钱的法子——制作冰毒。那个网上疯传的表情包描绘出假如故事发生在某个拥有“统一公共医疗”的国家,这部剧将会是怎样的走向。图片上,加拿大医生单方面告知病人沃尔特:“你得了癌症。下周起开始治疗。”完。 \" \"【编辑推荐】: 当“佛系”维京人遭遇“内卷”美国 北欧不是神话,如何打造永续幸福国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