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日记(拉丁美洲游记)

摩托日记(拉丁美洲游记)
作者: (古)切·格瓦拉|责编:胡萍//宁莲佳|译者:崔元涛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摩托日记(拉丁美洲游记)
ISBN: 9787513938785

作者简介

切·格瓦拉(1928—1967) 作家、政治家,本名埃内斯托?格瓦拉。1928年出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市。1953年毕业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1956年同菲德尔?卡斯特罗等人在古巴开展游击战,1959年攻入哈瓦那,参与缔造古巴共和国。后前往玻利维亚,1967年10月8日被玻利维亚政府军俘获,翌日遭杀害。代表作有《玻利维亚日记》等。

内容简介

让我们理解彼此 这不是一个关于英雄事 迹的故事,也不仅仅是一个 愤世嫉俗者的叙述;至少我 的本意并非如此。这是两个 怀抱着相似希望和共同梦想 的人,度过的一段短暂的携 手同行的生命历程。 在一个人生命的九个月 里,他可以思考很多事情, 上至最高深的哲学沉思,下 至对一碗热汤的极度渴望— —这完全取决于他的胃的饥 饱状态。与此同时,如果他 刚好具备一些冒险家的气质 ,他或许会经历一些让别人 感到兴味盎然的事情,而他 随手记录的内容读来就像这 些日记。 将一枚硬币抛掷到空中 ,旋转多次之后,落地时既 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 。身为万物尺度的人类,在 这里通过我的嘴巴,用我的 语言,叙述着我所看到的一 切。在抛硬币的时候,很可 能会出现十次正面后才出现 一次反面,也可能情况正好 相反。事实上,这种情况很 可能会发生,没必要去辩白 ,因为嘴巴只能描述双眼真 切看到的事情。是因为我们 的视线并非永远完美?是因 为一切转瞬即逝?是因为我 们的知识总有不足? 还是 因为我们的判断过于武断? 好吧,我的手指落在键盘上 ,打字机便如此阐述了我心 中转瞬即逝的冲动。这些冲 动如今也已消失殆尽了。此 外,没有人能够对这些文字 负责。 当再次踏上阿根廷的土 地时,那个曾写下这些文字 的人已经远去。而重新整理 和润色这些日记的我,不再 是曾经的那个我了。在这“ 大写的美洲大陆”上的漫游 之旅改变了我,其程度之大 超乎我的预料。 在任何一本摄影手册中 ,你都会看到一张极为清晰 的风景照。看上去,风景照 是在有着圆月月光映照的夜 晚拍摄的。在附文说明中, “白天中的夜景”背后魔法般 的影像秘密,被轻易揭示了 出来。本书读者可能并不了 解我的视网膜的敏感度—— 我自己也无法感知。所以就 算读者们拿着底片对着文字 查看,也很难发现我的“照 片”是何时拍摄的。也就是 说,如果我给你一张照片, 并且告诉你我是在夜晚拍摄 的,你可能会相信,也可能 不信;这对我来说无关紧要 ,如果你不是碰巧知道我日 记里所写的“拍摄”场景,那 么对你来说,寻找一种来替 代我所说的真相的东西是很 困难的。然而现在我要离你 而去,留下那个曾经的我… … 预告 10月的一个清晨,我利 用17日的假期去了科尔多瓦 。在阿尔维托·格拉纳多家 的葡萄树下,我们一边喝着 甜马黛茶,评论着近来“困 顿的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 ,一边修理着“大力神Ⅱ”。 阿尔维托为他不得不辞去圣 弗朗西斯科-德尔查尼亚尔 的麻风村的工作而惋惜不已 ,同时抱怨他目前工作的那 家西班牙医院的薪水太低。 我虽然也辞去了工作,却与 阿尔维托不同,我是快快乐 乐地离开的。然而我也会感 到心神不定,最主要的原因 是我是一个具有梦想家气质 的男人,我极度厌倦医学院 、医院和考试。 沿着幻想中的道路,我 们到达了一些遥远的国度, 驶过热带海洋,游历了整个 亚洲。突然,就像在幻梦中 ,一个问题溜进了我的脑海 : “我们为什么不去北美呢 ?” “北美?但是怎么去呢? ” “骑着‘大力神Ⅱ’啊,伙计 。” 旅行就这样定下来了, 它从来没有违背当时定下的 基本原则:见机行事。阿尔 维托的兄弟们也参与进来, 和我们一起喝马黛茶。我们 发下誓言:永不言弃,直到 实现梦想。接下来我们便开 始准备签证、证明、文件等 单调乏味的事情,也就是说 ,要跨过现代国家为即将旅 行的人的路途上所设下的重 重关卡。为了保住面子,我 们决定对外宣称去智利,以 防发生意外。 在离开之前,我的主要 任务是尽可能多地参加各门 考试;阿尔维托则把远行用 的摩托车备好,并且研究、 制定我们的出行路线。当时 ,我们并没有预料到旅行途 中的困难之艰巨,我们目力 所及只有前方道路上的沙尘 。摩托车上的我们向着北方 风驰电掣般行进。 P12-15 1.切·格瓦拉曾入选《时代》杂志20世纪百大影响力人物,被称为“点燃朝霞”的人。 2.切·格瓦拉是文艺青年的精神偶像,T恤、书籍和牛仔裤争相印着他的头像。 3.一本深度了解拉丁美洲大陆的精华读物,带领读者领略拉丁美洲大陆壮美的风光和深厚的人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