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作家群评论集(Ⅱ上下)/康巴作家群书系
作者简介
欧阳美书,男,1986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作品刊登于《中国民族报·民族文萃》《黄河文学》《湖南散文》《青海湖·藏族小说十二家》《河池文学》《华文作家报》《佛山市·天狼星》《丽江壹读》《青海湖·文学》《康巴文学》《昆仑风》《三江源报》《黄南报·文学副刊》
内容简介
一个藏人的村庄史:格绒追美创作论 严英秀 内容摘要:格绒不懈,以多种文体多角度多层面地书写着青藏高原、康巴大地。对民族文化对故土家园的深厚情感和对现实人生的关怀立场,使他自觉地参与到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历史建构中,不断突破自我,为藏族文学提供了新的文学经验。 近年来,在地处边缘荒僻的康巴地区,与广袤壮丽的自然山河相对应,出现了一道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独特文化景观: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各族作家尤其是藏族作家为主体,涌现出了一大批中青年作家,他们异军突起,在小说、诗歌、散文众多领域创作成果斐然,且连获知名文学奖项,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形成了实力强劲的“康巴作家群”。回顾文学史,在藏族聚居区出现这样的文学现象不是第一次了,上世纪80年代,一批西藏作家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崛起于中国文坛,如今,无独有偶,“康巴作家群”再次引人关注。2013年10月26日,“康巴作家群”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研讨会对格绒追美、列美平措、江洋才让、达真等十余位康巴作家的作品进行了研讨,我有幸参加了那次文学盛会,对格绒追美的创作发表了点滴心得。 应该说,格绒追美具备康巴作家群的很多共性,但同时又有独具特色的审美追求和文化精神向度。他的文风清新而绮丽,思维凝重而脱跳,气韵潇洒而遒劲。他用长篇小说《隐蔽的脸》,中短篇小说集《失去时间的村庄》,散文随笔集《掀起康巴之帘》《神灵的花园》《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以及青藏三部曲:长篇小说《青藏辞典》、中短篇小说集《青藏天空》和散文集《青藏时光》这样一系列的作品证明着自己在各种文体间的游走自如。而读者一路相随,从他风格迥异的述说中领略着康藏大地的不同侧面——因为事实上,不管格绒追美写什么,怎样写,他其实一直都在写青藏高原,写康巴大地。从未有片刻时间,他的笔触离开过那一片山河,那一个小小的村寨。 一、对民族文化的完全自觉 和对故土家园的深厚情感 我曾撰文指出:长篇《隐蔽的脸——藏地神子秘踪》是一部真正的藏人写藏人的小说,之所以做如此断论,是因为它不是那种被外界的期待视野所规训了的叙事,那种看似风情摇曳,“地气”弥漫,实则浅尝辄止,堆砌符码的所谓特色写作。在格绒追美的作品中,没有所谓民族文化的瑰丽多姿的炫美展示,没有地域民俗的浮光掠影的铺排纪事,没有宗教佛法的猎奇神秘的追述 康巴作家群作为一个以藏族作家为主体的创作群体,近年来愈益受到理论界、评论界关注。全国多所高校正在开展有关康巴作家群的课题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康巴作家群评论集Ⅱ》收录了2015年以来包括“康巴作家群长篇小说研讨会”等有关康巴作家群、作家、作品的评论(理论)文章共计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