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济(重构中国经济新生态)

分享经济(重构中国经济新生态)
作者: 张新红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52.90
折扣价: 32.80
折扣购买: 分享经济(重构中国经济新生态)
ISBN: 9787550275546

作者简介

张新红,**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信息社会50人论坛”执行**、理事,“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执委兼秘书长。 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长期从事信息化和信息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参与**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规划等一系列相关政策研究制定工作。主持完成30余项重点研究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信息中心**研究成果奖。2005年起带领研究团队专注信息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2010年开始发布年度“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5年推出**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6年推出我国首份《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 主要著作有《聚焦第四差别:中欧数字鸿沟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和2013年)、《中国信息化城市发展指南》(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主编有:《信息改变中国》、《边缘革命2.0: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信息经济:中国转型新思维》、《未来以来:“互联网+”的重构与创新》等。

内容简介

分享经济的六大特征 分享经济作为互联网时代一种全新的经济活动形 态,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具有六个典型特征,如图 2-4所示。技术特征:基于互联网平台 分享经济的本质是通过互联网整合线下的闲散物 品或服务者,然后以较低价格向相应的需求者提供产 品或服务。其中,互联网平台的“中介”作用至为关 键,离开互联网,现代意义上的规模化分享经济将成 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尽管传统“借-还”方式的分享经济由来已久, 但与现代意义上的分享经济却截然不同。*大的区别 在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扩大了分享的内容范围,也保 证了陌生人之间的交易安全,形成了完整的经济生态 模式,这都是传统“借-还”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因 为传统的借用通常发生在熟悉的亲朋好友之间,依靠 人情关系、口头承诺或者中间担保人来提供信任保障 ,但是互联网将社会大量资源整合集中,必须要提供 透明公正的分享规则,以保障双方利益。由此可见, 网络平台在整个分享经济中占据**重要的中心地位 。 在分享经济活动中,互联网平台并不直接提供产 品或服务,而是将参与者连接起来,提供即时、便捷 、高效的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和信用保障。互联网平 台的角色可以描述为资源整合者、交易匹配者、规则 制定者和安全保障者。 整合资源。整合资源是平台的基本功能,在分享 经济活动中,供给一方是千千万万提供闲置资源、服 务的个体,需求一方也是千千万万希望租用商品或得 到服务的个体。要对数量庞大的需求方和供给方进行 配对、撮合,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介,这个中介就 是功能强大的网络分享平台,因此经营分享平台的公 司也就应运而生了。分享平台上聚集了大量客源及货 源,供给方与需求方只需要在平台上注册即可以*低 成本获得对方信息,为自己的决策提供参考,大大节 省了寻找彼此的时间成本和搜索成本。 匹配交易。在运营过程中,平台利用大数据、位 置服务、在线支付等技术手段迅速准确地实现供需双 方的匹配和交易。 制定规则。平台需要制定整个分享过程中的交易 规则,如时间约定、定价、交易双方的权责、反馈与 评价机制、惩戒措施等。这些规则以一种固定化的协 议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降低了参与主体间的协商成 本。如搭乘顺风车时,平台会根据路程直接计算出乘 客所需付的费用,并且无需现金交易而是直接在线支 付,如此便不会出现讨价还价的现象,也避免了“敲 竹杠”等问题的发生。 保障安全。分享经济大规模爆发的直接结果是, 我们需要面对各式各样的陌生人,并与之展开广泛的 交易。因此如何确保安全也就成了平台**重要的职 责。从现有的分享经济实践来看,平台企业也采取了 不同措施加强安全保障。如事前对参与者的背景审核 、诚信记录调查、实名制,事中的实时跟踪、*新订 单以及第三方支付,事后的评价以及将个人评价与收 益挂钩等,这些手段是保障分享经济得以顺利实现的 重要前提。 O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