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束与放手之间(来自50个中国家庭的育儿难题)](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11016/02/20211016022540120.jpg)
出版社: 学林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2.00
折扣购买: 管束与放手之间(来自50个中国家庭的育儿难题)
ISBN: 9787548612001
刘鸿雁,儿童心理咨询师,上海重点教育项目核心成员。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客座导师,主授《家庭教育》等。著有儿童情绪管理丛书“乐桃桃玩穿越”,获上海好童书奖,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优秀图书评选活动一等奖。
我女儿现在无论什么事情一定要我陪,经常说爷 爷奶奶(他们都75岁了)老了,要妈妈,还会说“妈妈 回来爸爸去上班”(老公公司离家近——中午回家吃 饭),经常哭闹,我有时候实在忍不住了就凶她,她 就不哭了。 现在,孩子想变成妈妈的跟屁虫,只有妈妈在她 才觉得安心。但妈妈要上班,可想而知,妈妈每次出 门时孩子都是死死抱着妈妈不肯撒手、哭得很厉害的 。我们也可以想见,在妈妈离开后的时间,孩子也会 过得很不开心。现在,让我们变成这个可怜的女孩儿 ,想象一下她一天的生活吧。我们得先给她取个名字 ,就叫“盼盼”吧,因为她总是盼着妈妈早点回家。 妈妈走后,盼盼还在抽抽搭搭地哭着,奶奶在一 旁哄她:“盼盼,乖,妈妈要上班,有奶奶陪着你是 一样的啊。”盼盼一听,哭得更厉害,她意识到接下 来的所有时间都见不到妈妈了。奶奶年纪大了,一也 没精力费心去安抚孙女了。况且对于老人来说,打扫 卫生、洗衣服、准备午饭是眼前更需要做的事情。 盼盼哭累了,才觉得自己应该干点什么,她想起 昨天晚上妈妈睡前讲的故事,那个故事真好听。她跑 到自己的小房间里,但枕头旁边没有那本书,一定是 妈妈收拾起来了。她跑去找奶奶:“奶奶,你帮我找 找那本小熊住山洞的书吧。”奶奶完全不懂盼盼在说 些什么,也就不可能帮她找了,只好说:“盼盼,乖 ,奶奶还有事情要做呢,等你妈妈回来拿给你吧。” 盼盼想:图画书不能看了,那我画画吧,可画纸 和画笔在哪里呢?盼盼再次去找奶奶,奶奶还是那句 话:“盼盼,乖,奶奶还有事情要做呢,等你妈妈回 来拿给你吧。” 就这样,盼盼想了很多想做的事情,一件也做不 成。好不容易,吃午餐的时间到了,盼盼看到了爸爸 ,和爸爸高高兴兴地吃完午餐,盼盼又想起了她的图 画书、画笔以及最喜欢的玩具。但爸爸心里记挂着新 开张的公司,哪顾得上帮盼盼找这些东西啊,爸爸也 跟盼盼说了同样的话:“盼盼,乖,爸爸还有事情要 做呢,等你妈妈回来拿给你吧。”盼盼的一整天就这 么过去了,直到妈妈回来。 写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盼盼不让妈妈出门的 那一幕了,也会非常心疼这个小小的跟屁虫。那么盼 盼的妈妈就更心疼了,我们接着看妈妈的描述吧: 她出去很胆小,很少跟小朋友玩,白天睡觉醒来 见我不在就会哭。我周末都会搞得很累,觉得小孩也 很可怜。 成人往往习惯性地轻视孩子们。有一次我在门洞 前等人,门洞前站着3个小孩,大大小小在3—5岁之 间,他们的对话有:“昨天我爸爸给我买的飞机,我 一下到天上、一下到地上”;“我昨天给布娃娃穿衣 服了,妈妈夸我穿得漂亮”……可见,孩子间的交往 过程从本质上说和成人没什么区别,都是在分享自己 的成功、显示自己的自信,只不过成人更善于伪装、 藏头露尾。如果一个人整天闷闷不乐,在群体中也就 会默默无言,孩子同样如此。·所以,爱哭、胆小、 依赖、不愿与人交往等问题总是发生在同一个孩子身 上。看起来是一堆问题,其实只需从一件事情开始做 起,那就是: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家庭生活。 P4-5